金晨桃李杯第几名

金晨桃李杯第几名是:金晨桃李杯未获名次,但获得了表演奖。“桃李杯”舞蹈比赛是国内规格的青少年舞蹈大赛,由主办的专业舞蹈比赛。1985年由舞蹈学院发起,每三年举行一届,有舞蹈奥斯卡的美誉。金晨,1990年9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舞蹈学院民族舞专业,内地影视女演员、模特。2009年,金晨参加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表演傣族舞《花儿》并获得表演奖。

第九届桃李杯(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第九届桃李杯(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


第九届桃李杯(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


第九届桃李杯经典剧目是什么

1、一等奖

《翻身农奴把歌唱》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草原汉子》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女儿花》深圳艺术学校

《花鼓敲天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阿婆的幸福生活》厦门艺术学校

《姥家门口唱大戏》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2、二等奖

《梦里寻她千百度》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蝴蝶春情》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长白瀑布》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古扎丽古丽》杭州艺术学校

《风筝》山东省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赶海乐》大连艺术学院

《扇花花开》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3、三等奖

《醉山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芦花香香鼓儿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羌》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

《阳春面》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草原英魂》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戏舞院

《乐》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孔雀部落》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

《糯玉香》广西壮族自治艺术学校

《毛南古歌》焦作艺术学校

扩展资料

桃李杯第十届剧目

《守爱》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钟馗》艺术学院

《忠义千秋》舞蹈学院附中

《徽娘》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万物生》 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再别断桥》舞蹈学院附中

《就恋那方土》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百花争妍》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桃李杯舞蹈大赛现在是第几届了?

“桃李杯”舞蹈比赛作为“文华艺术院校奖”的选拔赛事之一,有着“舞蹈奥斯卡”的美誉,是我们艺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目前是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1985年由舞蹈学院发起,三年一届,目前是第九届。

桃李杯含金量高吗

桃李杯含金量高。

“桃李杯”舞蹈比赛是国内青少年舞蹈大赛,是由主办的专业舞蹈比赛,“桃李杯”奖更是文化艺术奖“文华奖”的子类奖项,“文化艺术院校奖”的重要奖项之一。1985年由舞蹈学院发起,每三年举行一届,有舞蹈奥斯卡的美誉。

“桃李杯”一度被国内舞者视为其舞蹈生涯中的荣誉,即便没有获奖也会因参与过桃李杯的角逐而由衷的感到自豪。唐诗逸应该是桃李杯获奖名单里最耀眼的一个,另外演员金晨也参与过桃李杯获得了奖。

第九届比赛的赛况

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于2021年8月15日在辽宁大剧院、八一剧场、中华剧场和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音乐厅4个赛区开赛以来,经过了一周左右时间的展演较量,各个组别的比赛结果即将揭晓。

自8月15日至8月20日,来自全国和海外的舞蹈选手在沈阳进行了激烈的半决赛,从20日至23日为本届舞蹈大赛的决赛时间。

20日晚,群舞组民族民间舞决赛在辽宁大剧院拉开帷幕,一共18个作品共400余位演员参加了比赛,整台比赛通过舞蹈向观众呈现了各民族的地方风情。

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获奖剧目都有哪些?

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奖名单 芭蕾青年组(男子)

一等奖:空缺

芭蕾青年组(女子)

一等奖:刘思睿(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芭蕾少年甲组(男子)

一等奖:马晓东(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芭蕾少年甲组(女子)

一等奖:彭兆倩(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芭蕾少年乙组(男子)

一等奖:张智尧(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芭蕾少年乙组(女子)

一等奖:毛晶晶(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古典舞A级青年组(男子)

一等奖:孙科(舞蹈学院)

古典舞A级青年组(女子)

一等奖:唐诗逸(舞蹈学院)

古典舞B级青年组(男子)

一等奖:李洪墨(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古典舞B级青年组(女子)

一等奖:吴嘉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男子)

一等奖:李或彧(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女子)

一等奖:吴灵薇(广东舞蹈学校)

古典舞B级少年甲组(男子)

一等奖:陈世豪(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古典舞B级少年甲组(女子)

一等奖:吕程亮(深圳艺术学校)

民族民间舞A级青年组(男子)

一等奖:边疆(舞蹈学院)

民族民间舞A级青年组(女子)

一等奖:骆文博(舞蹈学院)

民族民间舞B级青年组(男子)

一等奖:赵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民族民间舞B级青年组(女子)

一等奖:张雪佳(戏曲学院)

民族民间舞A级少年甲组(男子)

一等奖:刘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民族民间舞A级少年甲组(女子)

一等奖:袁竹(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民族民间舞B级少年甲组(男子)

一等奖:王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民族民间舞B级少年甲组(女子)

一等奖:全春爱(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舞少年乙组(男子)

一等奖:方瑞(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舞少年乙组(女子)

一等奖:毕然(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群舞(民族民间舞组)表演奖

一等奖:《翻身农奴把歌唱》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草原汉子》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女儿花》深圳艺术学校

《花鼓敲天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阿婆的幸福生活》厦门艺术学校

《姥家门口唱大戏》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群舞(民族民间舞组)舞蹈剧目奖

一等奖:《翻身农奴把歌唱》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草原汉子》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阿婆的幸福生活》厦门艺术学校

《姥家门口唱大戏》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长白瀑布》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蝴蝶春情》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群舞(古典舞组)表演奖

一等奖:《且吟春语》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汉宫秋月》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兰陵王入阵曲》舞蹈学院

群舞(古典舞组)舞蹈剧目奖

一等奖:《鱼儿》舞蹈学院附属中等学校

《汉宫秋月》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兰陵王入阵曲》舞蹈学院

群舞(芭蕾舞组)表演奖

一等奖:《数码的语言》舞蹈学院

群舞(芭蕾舞组)舞蹈剧目奖

一等奖:《秋》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数码的语言》舞蹈学院

舞蹈教学剧目创作奖(芭蕾舞)

一等奖:《双鱼座》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舞蹈教学剧目创作奖(古典舞)

一等奖:《水墨孤鹤》舞蹈学院

《逼上梁山》舞蹈学院

《罗敷行》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小薇、小薇》广东舞蹈学校

《逍遥游》艺术学院舞蹈系

舞蹈教学剧目创作奖(民族民间舞)

一等奖:《阿珈鼓》戏曲学院

《那一别》(汉族-江西)舞蹈学院

《牧马人》(蒙古族)舞蹈学院

舞蹈教学剧目创作奖(舞乙组)

一等奖:《提线木偶》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桃李杯一二三等奖有几个

两个一等奖、三个三等奖、八个表演奖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8月15日至23日的第九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上,拿奖拿得盆满钵满,且参赛的绝大部分节目,是学院原创。

其实对于这个奖,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已经非常熟悉了。2003年第七届比赛时,后来担演2008奥运会独舞《丝路》“飞天”的殷硕,以《扇舞丹青》获舞少年乙组表演三等奖,实现浙江“零的突破”;2006年第八届比赛中,杨剑以《计·空城》获得古典舞B级青年组一等奖,创造了浙江参赛“桃李杯”比赛的成绩。

谁知道第九届桃李杯的获奖名单

第九届桃李杯获奖名单

芭蕾舞青年组 (男子)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李林 舞蹈学院

三等奖 杨鹏 舞蹈学院

梁泽程 广州市艺术学校

任楠 星海音乐学院学院

芭蕾舞青年组 (女子)

一等奖 刘思睿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二等奖 张为林 舞蹈学院

周瑜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三等奖 张为璐 舞蹈学院

高歌 舞蹈学院

于晓婷 舞蹈学院

芭蕾舞少年甲组 (男子)

一等奖 马晓东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邸健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陈镇威 广州市艺术学校

三等奖 王维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袁岸璞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吴延龄 广州市艺术学校

芭蕾舞少年甲组 (女子)

一等奖 彭兆倩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二等奖 赵婉婷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三等奖 张雪宁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孙雅莉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陈姿含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芭蕾少年乙组 (男子)

一等奖 张智尧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李剑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王立中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三等奖 滕建凯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杨天博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龚溢文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芭蕾少年乙组 (女子)

一等奖 毛晶晶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徐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余晓彤 深圳艺术学校

三等奖 尚瑶谦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刘晨欣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孙祎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古典舞A级青年(男子组):

一等奖 孙科 舞蹈学院

王韬瑞 沈阳音乐学院

二等奖 高健 舞蹈学院

三等奖 马蛟龙 舞蹈学院

古典舞A级青年(女子组)

一等奖 唐诗逸 舞蹈学院

二等奖 杨笑婷、胡玉婷 舞蹈学院

三等奖 陈晨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周杰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戎昳宁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 (男子)

一等奖 李或彧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蒲宇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三等奖 李郦鲸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龚延 艺术学院舞蹈系

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 (女子)

一等奖 吴灵微 广东舞蹈学校

华宵一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贺梦娇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三等奖 王念慈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姜蔚琳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苗祎 广东舞蹈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学校

舞少年乙组 (男子)

一等奖 方瑞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崔晨曦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董志明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三等奖 苏洋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蔡亦寒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高嵩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舞少年乙组(女子)

一等奖 毕然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刘盈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胡图兰 四川职业艺术学院

三等奖 张欣怡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王媛 四川职业艺术学院

梅玉炫 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民族民间舞A级青年男子组

一等奖 边疆 舞蹈学院

二等奖 威利斯 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刘彬 舞蹈学院

三等奖 查龙浩 舞蹈学院

钟宏宇 舞蹈学院

刘洪斌 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民族民间舞A级青年女子组

一等奖 骆文博 舞蹈学院

二等奖 邓韵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李亚迪 舞蹈学院

陶洋 舞蹈学院

三等奖 范蕊 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徐曼妮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民族民间舞A级少年甲组 (男子组)

一等奖 刘敬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二等奖 戴泽伟 广东舞蹈学校

敖明俊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三等奖 时林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曾博文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杨健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民族民间舞A级少年甲组 (女子组)

一等奖 袁竹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二等奖 高寒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韩燕 广东舞蹈学校

三等奖 张妮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崔译单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貌昱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群舞 民族民间舞组 (表演奖)

一等奖 《翻身农奴把歌唱》 民族大学

《草原汉子》 民族大学

《女儿花》 深圳艺术学校

《花鼓敲天下》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阿婆的幸福生活》 厦门艺术学校

《姥家门口唱大戏》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二等奖 《梦里寻她千百度》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蝴蝶春情》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系

《长白瀑布》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古扎丽古丽》 杭州艺术学院

《风筝》 山东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赶海乐》 大连艺术学院

《扇花花开》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三等奖 《醉山寨》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芦花香香鼓而响》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羌》 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

《扇花花开》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阳春面》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草原英魂》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乐》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孔雀部落》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

《糯玉香》 广西壮族艺术学校

《毛南古歌》 焦作艺术学校

群舞 民族民间舞 (剧目奖)

一等奖 《翻身农奴把歌唱》 民族大学

《草原汉子》 民族大学

《阿婆的幸福生活》 厦门艺术学校

《姥家门口唱大戏》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蝴蝶春情》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系

《长白瀑布》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二等奖 《女儿花》 深圳艺术学校

《梦里寻她千百度》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芦花香香鼓而响》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花鼓敲天下》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古扎丽古丽》 杭州艺术学院

《风筝》 山东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扇花花开》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阳春面》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乐》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三等奖 《醉山寨》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赶海乐》 大连艺术学院

《孔雀部落》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

《羌》 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

《黑土地的妞》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风酥雨忆》 杭州艺术学校

群舞 古典舞组 (表演奖)

一等奖 《且吟春语》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汉宫秋月》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兰陵王入阵图》 舞蹈学院

二等奖 《龙飞凤舞》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三等奖 《蒿山晨曲》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鱼儿》 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

《桃花扇随想》 江苏省戏剧学校

群舞 古典舞组 (剧目奖)

《且吟春语》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秦淮河上》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问道武当》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梦与鸟飞》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采桑》 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

群舞 芭蕾舞组 (表演奖)

一等奖 《数码的语言》 舞蹈学院

二等奖 《秋》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三等奖 《榕树仙子》 深圳艺术学校

《》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

《可小可笑》 沈阳市艺术学校

群舞 芭蕾舞组 (剧目奖)

一等奖 《秋》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数码的语言》 舞蹈学院

二等奖 《榕树仙子》 深圳艺术学校

《喵》 深圳艺术学校

《》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

《可小可笑》 沈阳市艺术学校

三等奖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梦····飞翔》 江西中山舞蹈学校

《偶·丫》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舞蹈教学组合课

保护传统文化贡献奖:

舞蹈学院 《江西赣南采茶教学组合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蒙古“卫拉特”部落民族舞蹈课》

重庆艺术学校 《秀山花灯教学组合课》

组合编排奖:

舞蹈学院 《芭蕾基本功训练

舞蹈学院 《古典舞剑舞组合》

大连艺术学校 《长穗花鼓训练组合》

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傣族舞蹈课》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满族民间舞》

组合表现奖 :

舞蹈学院 《历史生活舞蹈》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朝鲜族舞蹈教学课》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西壮族民间舞“扁担舞”组合》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江苏民间舞课程组合》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傣族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