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工艺品(马踏飞燕是什么年代的)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1、马踏飞燕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青铜古器。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工艺品(马踏飞燕是什么年代的)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工艺品(马踏飞燕是什么年代的)
2、马踏飞燕的名称叫做“东汉铜奔马”,它还有着“马超龙雀”、“马踏飞隼”等别称,它是由我国考古学专家于1969年在甘肃发掘出来的国宝级文物,现如今被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当中。
3、马踏飞燕这座青铜古器,造型十分别致,马儿呈现飞驰之姿,三足都处于凌空状态,一只后蹄踏在飞鸟之上。这马踏飞燕前后总长度有45厘米,高度达34.5厘米,其身形矫健而俊美,飘逸之中又显豪迈,比例十分匀称。马踏飞燕不仅是青铜器物当做的珍品,它更是体现了我国古代青铜器浇筑工艺的高超与发达。
4、马踏飞燕这座青铜工艺品,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旅游标志,但起初在发掘出马踏飞燕之后,这座青铜器并没有受到大家的热切关注。
其实真正个认识到这座古代青铜工艺品所具有的超高价值的人,是我国的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在郭沫若的推动之下,马踏飞燕才得以在背景举办的历史展览上,引起轰动。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制品
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青铜制,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骏马在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对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马踏飞燕出自东汉时期,现为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雕塑艺术和铸铜工艺融为一体的杰出作品。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张作嘶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伐奔驰向前。其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翼奋飞的燕背上,燕顾首惊视,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似乎也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一切尽在瞬间。由于马蹄之轻快,马鬃马尾之飘扬,恰似天马行空,以致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铜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体重落一足,小小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之独具匠心,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于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该器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
是东汉时期的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1、马踏飞燕东晋时期的工艺品。
2、作品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确定为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确定为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青铜艺术的奇葩。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
东汉,约公元前220年前后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问题一:马踏飞燕是什么时候出土的?它属于什么年代的?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供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法式。
问题二: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钉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问题三: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问题四:我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是什么时期的杰作。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军事长官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确定为旅游标志。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问题五:马踏飞燕又称为马超龙雀,是什么朝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 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青铜制,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骏马在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 对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问题六:马踏飞燕玉器最早雕刻于哪个朝代 应该是东汉时期,
问题七:马踏飞燕又称为马超龙雀,是什么朝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
问题八:马踏飞燕是什么时候出土的?它属于什么年代的?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供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法式。
问题九:我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是什么时期的杰作。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军事长官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确定为旅游标志。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问题十: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应是东汉时期。《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这件古代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长41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
形容战马在急行军中奔驰疾迅 燕子也来不及躲闪 是夸张浪漫的造型
东汉时期的青铜器文物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应是东汉时期。《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这件古代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长41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
公元前220年前后 东汉
西汉
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