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教学,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教学视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三乐章教学 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教学 月光奏鸣曲


第三乐章教学 月光奏鸣曲


第三乐章教学 月光奏鸣曲


1、乐曲刚开始是采用慢板,继之为诙谐曲,再以真正奏鸣曲形式的乐章收尾。

2、这种方式是贝多芬开始尝试的一种影响深远的实验,将作品的重心往后移。

3、他在稍后自己的作品中仍延续这种方式,而到本世纪的及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达到。

4、因此,《月光奏鸣曲》的开端无异是一首序曲,其重复三连音的灵感可能来自于莫扎特歌剧《唐乔万尼》幕中的三重唱。

5、《月光奏鸣曲》接下来的乐章经过巧思安排,呈现作品的主要重点,对演奏者技巧而言,更是一大考验。

6、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

7、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8、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原始的构思。

9、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

10、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

11、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

12、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

13、中间部由主题开始。

14、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

15、随后,进入第三段,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