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企业有什么用 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是什么,为什么要入规,有什么好处,收费吗
这是一个统计术语,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规模以上企业有什么用 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有什么用 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有什么用 规模以上企业?
表示规模和实力增强了,有利于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收费。
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全数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采取抽样、利用行政资料、推算等方式统计。
扩展资料:
对此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形式表现的工业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额价值。
依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总公司为小型企业,但分支机构达到中型企业的标准,分支机构应依总公司模定企业规模,因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模企业
规上企业十大好处
根据当地统计归类确定的规模以上企业好处:企业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经济效益和贡献率好,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坏处是:企业一旦出现产品滞销和市场饱和,转型困难,包袱重。
四上企业有什么好处?
为“四上”企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禁止向其乱收费、乱检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展促销活动、停车等合理合法行为给予优先和优惠,为“四上”企业发展营造宽松和谐、高效的良好环境。“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什么是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是GJ为了调查统计的需要,报经批准,按照一定的要求,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制订一个规模(限额)标准,达到规模标准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
这是一个统计术语。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GJ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GJ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全数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采取抽样、利用行政资料、推算等方式统计。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11年之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2011年开始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对此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形式表现的工业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额价值。
依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总公司为小型企业,但分支机构达到中型企业的标准,分支机构应依总公司模定企业规模,因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什么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目前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这个是统计口的企业分类标准吧,一般指大型的企业。
企业大中小微的划分标准供参考。。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一、根据《中华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企业。
从2011年起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前是500万以上的就是。
什么是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又称规模企业,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规模以上企业标准:
规模以上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商业企业两种。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2.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业企业。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六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六)有公司住所。
规上企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规上企业是指符合标准工业分类大类中规定的规模标准,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规定额度的企业。规上企业相较于小微企业,具有以下几个好处:
1. 规模大:规上企业通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丰富的资源,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
2. 更专业:规上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更有标准化,更注重专业化和成本控制。
3. 增强竞争力:企业规模的增加通常意味着更大的资源和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不过,规上企业也有一些坏处。例如,经营和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商业风险可能会更高,企业的运行成本和风险控制也会更为复杂。
规模以上企业是什么意思?
规模以上企业的意思: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名称的发展历史:
1998年至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从2007年开始,按照的规定,这一界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年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国有工业法人企业不再作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
2011年3月8日,据悉,经批准,统计调查从2011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统计起点标准提高后,起报点以上的企业或单位逐一进行调查,未达到起点的则进行抽样调查或科学核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