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前去尸山疑无路谁写的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什么意思前去尸山疑无路谁写的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什么意思


前去尸山疑无路谁写的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什么意思


前去尸山疑无路谁写的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什么意思


“山重水复疑无路”是说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赏析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

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作品】:游山西村

【内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作品】:游山西村

【内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此句出自于《游山西村》

陆游 出自于《游山西村》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作者是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颔联写村外之景物,颈联写村中之情事,尾联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

乾道二年(1166),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01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作者是陆游,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山重水复疑无路出自宋代陆游的 《游山西村》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他的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是宋代诗人陆游写的。

一、拼音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拼音是:shān chóng shuǐ fù yí wú lù。

二、释义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三、出处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全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昌)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乾道二年(1166),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归故里山阴(今浙江绍兴)。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所作。

造句

1、在我的苦苦思索下终于有了解题思路,真是“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2、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险阻也不一定就是绝境,要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成功。

3、这些数学题目想了好久都没有思路,经过老师的点拨全部的疑问都迎刃而解,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当人们处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像古诗中所描写的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美好的转机呀!

1. 苏轼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

苏轼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

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7、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____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杜甫《望岳》

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0、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1、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____徐凝《庐山瀑布》

12、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4、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5、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希望能帮助到你

2.苏轼的山水诗有哪些

苏轼的山水诗有很多,如:

1、《题金山寺》

2、《题西林壁》

3、《望海楼晚景》

4、《雪后北台书壁》

5、《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3.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10首)作者朝代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苏轼描写山水的诗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原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2、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原诗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原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原诗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5.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东汉·曹《观沧海》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范仲淹《渔家傲》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眺》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汉·曹《短歌行》 13.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王观《卜算子》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7.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2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 25.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北朝民歌《木兰诗》 2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北朝民歌《木兰诗》 2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2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借来的。

6.帮忙找苏轼写山的句子

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睛,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若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浣溪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另外,《石钟山记》是东坡的佳作,前后赤壁赋也应该算是和山有关的文章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

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独

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游道场山何山】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陂

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

碧瓦朱栏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 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东坡写山诗词文章太多,不能一一列举,见谅

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作者是谁

强彦文,失名。宋朝人,《清波杂志》卷二称之为近人。当生活於高宗、孝宗时,曾官溧阳丞。据《全宋诗》卷一四一三记载,他共存诗四残句,

1、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付。

2、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冢更衣冠。

3、客舍三杯酒,渔舟半夜灯。

4、船中灯火十年话,枕上江湖万里心。

“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因是残句,所以无法确定其准确出自于哪首诗。

作者是强彦文,失名。宋朝人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材选录的陆游《游山西村》,是一首于闲适中见忧情的佳作。然而,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留连向往与热爱之情的闲情诗。笔者不揣浅陋,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以文本细读与知人论世相结合的方式,探析本诗忧郁、焦虑与探求人际新模式的题旨,以就教于方家。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陆游因“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而罢归乡里,转眼就是第二个年头了。在削职落拓的背景之下,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游山西村》,在田园风光的背后深意蕴藉,耐人寻味。

胸怀壮志的诗人,赋作《游山西村》时四十三岁,正值大有作为之际。然而,“隆兴和议”的现实与莫名之罪令诗人壮志难酬,亦令诗人对朝廷复杂的风云感到迷惘困惑。家居故乡山阴,诗人没有真正的闲情逸致去赏阅山水之美,也没有真正身临其境去体味田园之乐,而是一直在苦苦思索漩涡中倾轧尔虞的官场关系,试图到简朴农民当中去寻求理想的郊游模式,创建和谐的官场。《游山西村》看似写景,却句句关人,无处不透露出诗人寻求人际社交新模式的急切心情。

来源:新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