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环节在模电中是什么功能电路?

惯性环节模拟电路

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研究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研究的电路图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研究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研究的电路图


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研究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研究的电路图


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研究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研究的电路图


(1)设置信号源

将信号源区的正弦波端子与实验电路A1的“lN13”端子箱连接,可根据需求拨动频率选择开关,选择不同频率段“8Hz~0.16Hz”或“400Hz~6Hz”。

(2)搭建一阶惯性环节模拟电路:

A. 九实验电路A1的“0UT1”端子与实验电路A2的“lN23”端子相连接:

B. 按照图1选则拨动开关:

图中:R1=50K、R2=50K、R3=100K、R4=100K、C1=0.1uF 将A1的 S7、S8、S15,A2 的 S7、S11拨至开的位置。

(3)连接虚拟示波器

将正弦波端子余世波器通道CH1性连接,实验电路A2的“0UT2”与示波器通道CH2相连接。输入正弦波信号,通过虚拟示波器观测输入输出正弦波曲线并调节正弦波频率和幅值,绘制该一阶惯性环节的幅频曲线和箱相频曲线,

运行软件仿真一阶惯性环节频率特性曲线,记录理想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

为什么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中实际曲线和理论曲线有一定的误

因为啊,理论都是由理想的源进行分析

理想的电压源不会输出电流,电流源也不出电压

实际电路就拿电压源来说不可能不输出电流

所以误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选择的电子元器件,输入输出曲线,不可能像理论那样的线性,再加上元器件都有温度特性曲线.器件参数都有误.综合起来,电路模拟实验中实际曲线和理论曲线有一定的误是正常的.

典型三阶系统电路模拟研究

三阶动态电路的响应有两种情况:

①三个特征值均为负实数,那么时域响应由三个过阻尼态线性迭加得到。ⅰ(t)=k1· e^(at)+k2· e^(bt)+k3· e^(ct),(a、b、c )为三个特征值;(k1,k2,k3) 由初始值确定。

②一个特征值为负实数,另二个特征值为复数(共轭),那么时域响应由一个过阻尼态,与一个阻尼振荡态 线性迭加得到。ⅰ(t)=k· e^(at)+e^(αt)· [ Acos(ωd)t+Bsⅰn(ωd)t ]。其中 ( a,α+jωd,α-jωd )为三个特征值,ωd是阻尼振荡频率 ( 随电路结构及元件参数而变,有无穷多个值);待定系数 ( k,A,B ) 由初始值确定。

■ 接有信号源的三阶正弦稳态电路,具有二个谐振频率ω1、ω2。运作方法是: 计算输入端复阻抗Z(ω) 它一般为分式。令Z(ω)分子=0,得串联谐振频率;令Z(ω)分母=0,得并联谐振频率。江缉光老师教材《电路原理》有介绍,电路中只有L和C,没有R。

自动控制原理中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中对电阻和电容的选择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一.电阻

在选用电阻 时,不仅要求其各项参数(额定功率、阻值、允许偏、耐压等)符合电路的使用条件,还要考虑外形尺寸和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应该选用标称阻值系列。允许偏多用±5%的,选取电阻的额定功率为实际计算值的2~3倍。二. 电容

1.电容的电容值(一般是以μF为单位);

2.电容两端允许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