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完全凝固要几天?

国标规定混凝土内水泥浆凝固需要不低于5-8小时,而混凝土凝固体的完全凝固需要16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一天时间混凝土就一定会完全凝固了。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表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表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表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 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表


混凝土的凝固需要几个阶段,首先是初凝时间。也就是水泥加水搅拌,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要的的时间。标准规定,合格的混凝土初凝时间需要不小于45分钟。这是混凝土的个凝固阶段。

第二个凝固阶段是终凝时间。也就是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经历过这一阶段,混凝土就完成了后凝固。

这一时间段国标规定混凝土内水泥浆凝固需要不低于5-8小时,而混凝土凝固体的完全凝固需要16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一天时间混凝土就一定会完全凝固了。

但这不代表此时混凝土的使用强度也符合标准。因为混凝土在终凝阶段后,会开始逐渐增长建筑强度,在浇筑28天后,混凝土基本可以达到国标要求的建筑强度。

混凝土它凝固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不过这个要根据混凝土它本身的质量,以及周围的环境温度和养护的情况来决定的。混凝土它在凝固的时候,要先经过初凝在进行终凝,而且混凝土在进行加水搅拌之后,它自身就会开始一点点的进行凝固,在经过1-3个小时左右会开始初凝,接着在经过5-8小时左右它会进入到终凝的阶段。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对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但是现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掺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剂,会影响正常的凝结时间,尤其是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分很多品种,有关凝结时间的有混凝剂和速凝剂等等,可以延长或者缩短凝结时间。

混凝土凝固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越高凝固越快,反之温度低凝固就慢。20度以上的温度混凝土完全凝固大约5天左右,10度左右需要一个礼拜。5度以下时间需要更长。

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多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全凝固。

混凝土凝固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标准是规定在1~3小时内不得少于45分钟。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标准是:一般中凝时间为5~8小时,不得超过12小时的测试方法。

混凝土说完全明凝固这个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有的混凝土在建筑后一两年强度还在增长。所以混凝土一般都讲龄期,你根据设计、方案,你实际需要用多少强度,就根据试块压出的强度做对比就行了!

c30水泥完全凝固需要几天c30混凝土强度时间表

c30混凝土强度工程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用途比较广泛,常做为支撑作用,例如工业、民用建筑的各种构建等,要让混凝土强度值达到c30,首先就是要进行正确的强度值设计,那么c30水泥完全凝固需要几天?c30混凝土强度时间表,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c30水泥完全凝固需要几天

初凝时间为2-3小时,强度为1.2Mpa,终凝时间为6-12小时。如果是掺加缓凝剂的混凝土,那就在12小时以上。

混凝土每立方抗压强度用Mpa这一计量单位来表示,c30混凝土强度就是表示每立方体的抗压强度为30Mpa,c30是比较常见的混凝土强度,在整个混凝土强度划分中排在第四位,属于中低级强度普通标号的混凝土。

c30混凝土强度工程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用途比较广泛,常做为支撑作用,例如工业、民用建筑的各种构建、桥梁中下部工程等。要让混凝土强度值达到c30,首先就是要进行正确的强度值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来进行计算,C30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20.1N/mm2,设计值为14.3N/mm2。

1、水泥水化温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凝固需要温度与时间;通常在摄氏20度左右的时候的水化过程是秀的过程。

2、水泥标号因素

水泥标号也是凝固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320砼与高标号砼的速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区别就很大了。与普通砂浆的初凝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在八到十小时左右。

3、大体量砼因素

较大体量的砼与地下施工砼的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与高出地面的时间也是有距的。较大体量砼甚至于初凝时间都会在5个小时就可初凝。

4、特种水泥因素

特种水泥则只需要10分钟,甚至更短。在一些水下施工的特种水泥的初凝几乎与振捣的速度一样就初凝了。因为需要迅速的凝固产生作用。

5、砼初凝与终凝

凝结时间,分成初凝和终凝。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对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混凝土也不多。

c30混凝土强度时间表

现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掺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剂,会影响正常的凝结时间,尤其是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分很多品种,有关凝结时间的有混凝剂和速凝剂等等,可以延长或者缩短凝结时间。

一般来说,凝结时间过长,对后期强度影响不是很大。混凝土强度主要和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关。但是如果凝结时间过长,而在这段时间混凝土受到意外的伤害,这个就难说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了。

混凝土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c30水泥完全凝固需要几天”的相关内容。

混凝土强度和时间的关系?

混凝土需要28天达到硬结强度。

混凝土的硬化分两个阶段,一是凝固阶段,二是强度增长阶段。

混凝土终凝一般在浇筑后8小时左右。终凝后混凝土开始增长强度,到浇筑后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以此为依据。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并没有终结,而是还在缓慢增长。半年乃至一年后,强度还有增长。凝结硬化之后的混凝土,叫做硬化混凝土,硬化混凝土的性质主要有强度、变形性能以及耐久性等。

扩展资料: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

1、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

2、采用低水灰比;

3、采用有害杂质少、级配良好、颗粒适当的骨料和合理砂率;

4、采用合理的机械搅拌、振捣工艺;

5、保持合理的养护温度和一定的湿度,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湿热养护;

6、掺入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化混凝土

混凝土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呈曲线关系。14天以前,曲线较陡,14天以后曲线开始变得平缓,28天以后曲线更加平缓。就是说混凝土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地增长,开始较快,以后则渐缓,大约在2~3年以后,强度才停止增长。

混凝土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强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混凝土强度在二十八天时应达到百分之一百以上,七天应达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标准养护)目前只有这二个标准。在28d以后缓慢增涨。在N年以后降低~

二十四小时的只能算终凝没多久~没有进行过这个时间的抗压试验,无法回答

这个问题也太难回答了。

混凝土的强度是随着时间不断的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就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

24小时的强度要看温度的高低和水泥的品种。不好说。35度左右的温度PO水泥C30能达到12Mpa左右.

c30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大概是多少 在什么温度下呢

一般的砼初凝时间为2-3小时,其强度为1.2Mpa;终凝时间为6-12小时,强度要针对其砼强度等级的不同而言。一般强度达到为理想状态!x0dx0ax0dx0a一,时间:x0dx0a一般来说春秋2小时、夏天1小时、冬天3~4小时。x0dx0ax0dx0a二,什么是混凝土初凝时间:x0dx0a混凝土失去塑性但不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到了初凝意味着混凝土已经到了触变极限,也就是说混凝土已失去塑性,无论采用震动棒,高频振捣器,混凝土都已无法发生塑性变形,也就到了混凝土施工的极限,初凝后的混凝土不能再进行施工,否则会出现的强度下降,蜂窝狗洞。

混凝土凝固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不知你说的是凝结时间还是龄期。

凝结时间的话,分成初凝和终凝。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对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混凝土也不多。

但是现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掺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剂,会影响正常的凝结时间,尤其是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分很多品种,有关凝结时间的有混凝剂和速凝剂等等,可以延长或者缩短凝结时间。

一般来说,凝结时间过长,对后期强度影响不是很大。混凝土强度主要和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关。但是如果凝结时间过长,而在这段时间混凝土受到意外的伤害,这个就难说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了。

混凝土的强度将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初7致14天内强度发展较快,以后逐渐缓慢,28天达到设计强度。

时间越长越好,因为有一个固化的过程

水泥凝固需要多长时间达到强度

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初凝时间不得短于45分钟,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小时,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小时。

根据水化反应的速度和物理化学主要变化,可将水泥的凝固硬化分为:

1、初始反应阶段 5—10分钟;

2、潜伏期 1小时;

4、凝结期 6小时;

5、硬化期 6小时到若干年。

水泥和水后将成为具有可塑性的半流体,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逐渐失去可塑性,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分为初凝及终凝)。随后即进入了硬化期,水泥的强度逐渐增加。

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凝结过快,混凝土很快会失去流动性,从而影响振捣;相反,如果凝结过慢,就会影响施工速度。因此,标准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在一定范围之内。

凝结时间的测定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由加水时算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

扩展资料:

影响水泥凝固的因素:

1、水泥细度

细度即磨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总表面积越大,与水接触的面积也越大,则水化速度越快,凝结硬化也越快。

2、养护时间(龄期)

随着时间的延续,水泥的水化程度在不断增大,水化产物也不断增加。因此,水泥石强度的发展是随龄期而增长的。一般在28d内强度发展快,28d后显著减慢。但只要在温暖与潮湿的环境中,水泥强度的增长可延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合理的石膏掺量,主要决定于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及石膏中的含量。一般掺量约占水泥重量的3%-5%,具体掺量需通过试验确定。

3、石膏掺量

水泥中掺人石膏,可调节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在磨细水泥熟料时,若不掺入少量石膏,则所获得的水泥浆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凝结。这是由于铝酸钙所电离出的三价铝离子,而高价离子会促进胶体凝聚。

当掺人少量石膏后,石膏将与铝酸三钙作用,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晶体(钙矾石),减少了溶液中的铝离子,延缓了水泥浆体的凝结速度,但石膏掺量不能过多,过多的石膏不仅缓凝作用不大,还会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

4、温度和湿度

温度对水泥凝固时间有着明显的影响。提高温度可加速水化反应,通常提高温度可加速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使早期强度能较快发展,但后期强度反而可能有所降低。在较低温度下硬化时,虽然硬化缓慢,但水化产物较致密,所以可获得较高的终强度。

当温度降至负温时,水化反应停止,由于水分结冰,会导致水泥石冻裂,破坏其结构。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泥水化的早期阶段,对后期影响不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