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素材: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1.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航天员王亚平小故事 航天英雄王亚平的事迹航天员王亚平小故事 航天英雄王亚平的事迹


航天员王亚平小故事 航天英雄王亚平的事迹


航天员王亚平小故事 航天英雄王亚平的事迹


王亚平老家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是地地道道的烟台人,父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现在福山家中还有一些樱桃树,是主要经济来源。王亚平姐妹二人,她是老大,如今妹妹和父母也都在武汉。目前已婚,且已生育,丈夫也是一名飞行员。

小时候虽然个子矮,但身为班干部,王亚平很有威信,人缘也特别好。她乐观开朗,还喜欢跳舞,在文体活动中表现活跃。“七八岁时就能帮家里干农活,种黄豆很麻利,人家都说我养了个贴心的好闺女。”王亚平的母亲说,女儿从小身体素质就不错,喜欢锻炼身体,特别擅长长跑。

王亚平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都比较优异,1997年高考那一年,听说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但是人数很少,她本来不想去,因为竞争很激烈,后来在同学们的怂恿之下,王亚平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了体检,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烟台市和济南的大体检,高考分数下来以后,就收到了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从小到大,想过当医生、当律师,可是从未敢想过会当女飞行员。就这样,1997年的8月份,带着美好的愿望,王亚平来到了长春飞行学院,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参军后,王亚平很少回家。她是家中老大,还有个妹妹。王亚平的母亲介绍,王亚平7个月便会走路,冬天时喜欢在炕上跑,运动细胞很强。“学习成绩从小就数一数二,聪明,努力,在军校被评为学员。”

长春飞行学院的生活是艰苦的,入校的天,她就和大家一样,被迫剪去了心爱的长发留起了男孩式头发,长飞院的一年零八个月,她们除了学习大学课程以外,每天都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还进行了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的训练。由于王亚平从小到大体育都比较好,初中、高中一直都是校队的,所以这些苦对她来说都没有觉得很苦。1999年的4月份,在淘汰了七名同学以后,她们剩下的30名学员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在初教机飞行团,当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王亚平心里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那一刻她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是的,尽管失去了同龄人拥有的一些东西,可是作为飞行员得到的东西,是她们永远、永远也体会不到的,热爱飞行、热爱蓝天,从那一刻开始结下了深厚的蓝天之情。经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从一飞院毕业生分配到航空兵某师某团。该团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全国大多数女飞行员都集中在这里,这里先后涌现出了岳喜翠、刘晓莲、程晓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来到这里,王亚平一直以她们为榜样,努力学习飞行技术,3年多过去了,她的飞行技术已比较过硬,航理考试连续两年取得了名的好成绩。王亚平会更加努力,沿着前几批女飞行员的光辉足迹成为女飞行员队伍里的骄傲。

王亚平离家后,坚持给家里写信,前两年就寄了三四十封。每年到了中秋节,如果无法回家团圆,她都会托人往老家捎月饼。母亲过50岁生日时,她专门委托朋友买了一个大的生日蛋糕送给妈妈,感动得老人当场热泪盈眶。“我自己都忘了要过生日,孩子心里能想着我,当然高兴。”

2.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在张格庄一处山坡上,坐落着张格庄中心完小。王云然曾是张格庄完小的,记者辗转见到她时,她和丈夫刚刚骑着电动三轮车摘樱桃回来。王云然告诉记者,当时她是王亚平隔壁班的班主任。由于两家还算近,所以王亚平入学前,她们就认识。

“每次学校组织活动和比赛,都能看到王亚平。她从小就挺活泼,学习好,那时候老师们在课后也会谈论起她。”王云然说。2006年,王亚平回家乡摆喜宴,新郎是兄弟部队的飞行员。那一次,王云然也去了。经过那么多年,她坦言“王亚平变化不大”。

据记者打听,当年教过王亚平的老师,大部分都搬到了福山区,难以寻找。但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张格庄完小老师王智兴的家。王智兴曾在张格庄小学做体育老师。他告诉记者:“这孩子身体素质好,有毅力,从小跑长跑。”据他介绍,王亚平多次参加学校、县区的运动会,都是参加长跑项目,直到高中。从小到大都是校队的。

3.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王亚平就读的中学是烟台第二十三中学,就在镇旁边。记者来到中学时,值班门卫感叹地说:“哎呀,今年秋天就没有二十三中了。”原来,根据当地门规划,张格庄镇包括烟台二十三中在内的6所中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将合并为崇文中学。现在的二十三中校址,将成为新的张格庄小学校址,镇里原有的多个小学将合并于此。

几经寻找,打听到王亚平的初中班主任曹美娜。此时曹老师已经离开中学,在区部门任职。说起学生,曹美娜透着自豪:“我当时教语文,王亚平正好是我的语文课代表。那时候班里50多个学生,男生略多些。王亚平的语文成绩很好,而且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别的课目也都很好,很全面,每个学期都是班里前几名。难得的是,别看她是女孩儿,体育成绩也很好,每次开运动会,她都是运动员,跑长跑的。”

二十三中一位老师说得实在:“王亚平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她读书时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家庭条件也非常一般。这恰恰说明,她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干出了不平凡的事。”

4.神十三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据了解,王亚平小时候想当医生、当律师,从没想过当飞行员。1997年8月,王亚平17岁那年,正当她还在为高考做复习准备时,突然听说学校来招女飞行员了。由于王亚平是校队的,体育成绩好,大家都鼓动她去试一试。王亚平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次体检,谁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层层体检。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她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

1998年9月,王亚平次坐飞机上天。不过,次上天就要往下跳——因为这是跳伞训练。在飞行学院,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招飞中心原主任程学哲回忆说,王亚平“聪明、活泼、要强,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

实际上,王亚平在成为批女航天员之前,作为女飞行员,多次参与各地的抗灾任务。2007年4月,王亚平在重庆执行人工降雨飞行,重庆媒体推出《美女飞行员“大闹天空”增雨》的。2009年2月11日,她在山东潍坊执行人工增雨任务,播发了她坐在飞机驾驶舱内的。和其他几位神秘的航天员相比,王亚平是早与读者见面的一位。

王亚平的主要事迹

王亚平,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他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王亚平的主要事迹如下:

在量子霍尔效应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王亚平作为物理学家,曾在量子霍尔效应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1982年,他与德国科学家冯·克里克斯伯格(Klaus von Klitzing)共同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王亚平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热心推广科学教育:王亚平一直非常热心地推广科学教育,尤其是物理学科。他在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过访问学者、等职务,曾经为和德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王亚平也非常注重和公益事业。他曾在西部的地区开展科学普及和教育支持工作,为当地的发展和的幸福做出了贡献。

获得多项荣誉:王亚平在他的学术和公益事业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院士等称号。

王亚平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为和世界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公益事业付出了良多努力。

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励志小故事

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励志小故事

别人不会在意你的一切,只有自己成就自己,才能在别人面前抬得起头。赢了自己才能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励志小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励志小故事 篇1 她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樱桃,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从小要强、好学,不仅学习好,体育也棒,擅长长跑。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律师。但17岁高考那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了女飞行员的选拔,没想到竟顺利通过体检,并收到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从此她与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飞行学院的生活是艰苦的,入校天,她就被迫剪去长发,来不及悲伤,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理论学习及艰苦的军训中。那时候,面对枯燥的理论及高强度训练,好强的她始终咬紧牙关。拉练、跳伞、游泳等特训科项目更是不甘落后,能争不做第二。特别苦时也曾偷偷哭过,但不服输的她总是擦干眼泪,又继续训练。两年后,她顺利地进入哈尔滨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

次在教员带领下飞上蓝天,当穿过洁白的云朵,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那一刻,她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自豪和骄傲。尽管不能像其他女孩一样穿漂亮衣服,没有充足时间打扮自己,可作为飞行员,这种畅游蓝天的感觉,别的女孩永远也体会不到。从此她真正爱上蓝天上飞翔的感觉,更加刻苦投入到训练及学习中。两年后,便以第二名的总成绩被分配到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航空某团队,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征程。她努力向前辈们学习,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技术,成为团里的骨干飞行员。之后,她多次参加战备演习,并驾机参加08年汶川、奥运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

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成功时,作为飞行员,她心中的激动与兴奋同样难以言表。激动之余心中不禁升起一个小火苗,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飞上太空呢?这想法让她兴奋不已,她相信未来一定会培养出女航天员,她能不能成为其中的一名呢?想到这,她又有了新的目标。

2009年5月,通过层层严格的选拔,她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她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努力投入训练。刚开始,一直没能突破超重训练二级,身体极限难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航天员中“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第二年她的成绩就达到了一级。

2012年她成为神舟九号任务备份乘组成员,此时,的女航天员将从她与刘洋之间产生。终她以微弱的距落选,但这足以说明,她离太空的脚步更近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飞上太空。她微笑着祝福队友,丝毫不受落选影响,几乎没有停顿,即投入到后续训练中。2013年,她终于成功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进行为期十五天的飞行任务。她不仅负责监视飞行器、设备控、照料乘组生活,还将担任太空授课人,向中小学生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并与地面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成为继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后世界上第二个太空授课的航天员。

没错,你已经猜出来了,她就是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80后”王亚平。

回顾十几年飞行生涯,王亚平笑着说:“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我在飞行这条长跑路上,有困难,有险阻,但这里的风景也。我会继续飞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风景是美丽的。”

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励志小故事 篇2 出生于1980年的王亚平,是个“天生的运动苗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校运动队的长跑选手。800米,1500米的耐力训练,不仅练就了她过硬的身体素质,更练就了她坚韧的意志。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这是王亚平经常告诉自己的一句话。凭着这份意志,王亚平不仅体育出众,学习更是出类拔萃。

1997年7月,王亚平以超出分数线130分的高考成绩考取了长春飞行学院,叩开了她人生中的扇幸运之门。可是走进飞行之门我她,发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真是谈何容易。在长春飞行学院的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王亚平和她的同学们除了要学习大学理论课程外,每天还要进行大量的常规体能和军事训练。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记得在次跳伞训练时,王亚平和另外7个女学员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时,都兴奋不已。等到跳伞指令一出,八个女学员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地跳下去后,望着几千米高的地面,恐惧迅速袭击了她们。虽然终安全着陆,但总感觉惊魂未定。训练返回的车上,8个人一边唱着《真心英雄》,一边泪流满面。但是终王亚平靠着那份坚韧地意志和努力同队友们一起战胜了自我。

1999年4月,出众的身体素质加上她的刻苦努力,王亚平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飞行学院。曾一同学习和训练的37名学员,淘汰了7个,王亚平庆幸自己离飞行梦更近了。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传乘坐神舟五号飞天。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刚刚加入空空飞行部队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看着神五飞天的那个瞬间,王亚平在想,能有女飞行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如果呆能,她一定要成为一名女宇航员,她要挑战太空。

机会在五年后,真的来了。2009年5月,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天启了大门。有着9年驾驶各类机型在蓝天上安全飞行1600小时的王亚平,经过层层选拔,幸运地成为首批女航天员之一。当然,迎接她的还是更加超出寻常的训练。很长时间里,王亚平一直不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简直让她难以承受。该怎样超越自我呢?王亚平想着自己那句,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的话,深思。之后,她一面向“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终于在第二年,他的超重训练成绩轻松达到了一级。

2013年6月11日,曾和“神九”擦肩而过的王亚平,自信满满地走进了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几天后,王亚平在距离地面约300公里的“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的“太空物理课”。

王亚平幸运地成为在太空进行授课的人和世界第二人。回忆过往,王亚平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

王亚平的成长事迹

同时,她还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太空女教师”。

这个称呼源于王亚平在2013年6月20日的一次特殊亮相。天宫一号的影像同步传回地球,神舟十号航天员,面对着地面6000万中小学生给他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

40分钟里,王亚平在特殊的重力环境中演示了弹簧测质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水球等5个实验,她语气轻快、讲解清晰,让屏幕前的孩子们听入了迷。

美航天员王亚平与丈夫有哪些爱情故事?

他们两个人是经过别人介绍认识的,一见钟情对对方特别有好感,已经结婚十八年了,很少吵架,特别的幸福,他们两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观念都是一样的,两个人为了工作之前一直没有要孩子,会理解支持对方的做法。

航天英雄“王亚平”登上太空成女性楷模,她是如何当上宇航员的?

首先他在努力学习,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素质比别人高。进入学院以后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飞行技术。他从小就不会放弃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参加各种活动。他成为宇航员是经过了自己不断的努力坚持刻苦训练才达到的。

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且也克服了很多困难,经历了很多选拔,才能够终成为宇航员。

她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了自己的这个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她肯定付出了很多艰辛,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成功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