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传统豆腐的制作流程

干锅千页豆腐

自造豆腐家常做法(豆腐的15种家常做法)自造豆腐家常做法(豆腐的15种家常做法)


自造豆腐家常做法(豆腐的15种家常做法)


用料:用料:千页豆腐、五花肉、青红椒、洋葱、胡萝卜、蒜苗、生抽、料酒、糖、盐、鸡精、油、芝麻香油、干红辣椒、葱姜蒜、郫县辣椒酱

做法:

1.五花肉冷水入锅,加姜片和葱段中火煮四五分钟至七八分熟。这样作肉质有韧劲好吃。

2.将千页豆腐切成5mm左右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胡萝卜切片、洋葱切丝、葱姜蒜、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3.五花肉七八分熟如图,里面局部还是肉粉色的。冷却后切成薄片。

4.空锅烧热,放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盛出备用。

5.煸出的猪油若不多,再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葱姜蒜炝锅,再下干红辣椒丁炒香。

6.锅中放入一大勺郫县辣椒酱(事先稍剁碎些)炒出红油,如图那种润泽冒泡的状态。

7.将五花肉片回锅后大火翻炒均匀。

8.将胡萝卜片和千页豆腐放入。翻炒均匀。

9.烹入料酒、生抽炒匀。

10.继续放入青红椒、蒜苗翻炒片刻。

11.调入盐、糖和少许鸡精。淋上芝麻香油,喜欢辣口的可加些许红油。

12.然后找一干锅,我家没有用个石锅代替。锅底刷些许油,铺上洋葱丝。

13.将锅里所有都倒入干锅内。要吃的时候干锅加热就可以啦。

14.看着十分馋人吧!趁热吃!

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在我国主要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也就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吃起来相对比较软嫩,石膏豆腐相对比较硬实。制作豆腐的过程无外乎泡豆子,磨豆子,煮豆子,煮成豆浆,然后是点石膏,或者是点卤水,压制成型用刀切成豆腐形状,这样传统的豆腐的就制作好了

1、制作豆腐的黄豆要经过一夜的浸泡。

2、浸泡后的黄豆经过石磨磨成浆。

3、磨浆的同时用柴火烧一大锅开水,水里都会有树香味道。

4、将磨好的豆浆倒入袋子里,进行隔渣。

5、刚才煮开的水倒入装有豆浆的袋子内。

6、将倒入开水的豆浆袋袋口收紧,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甩,里面经过稀释的豆浆透过袋子渗出来。

7、甩出的豆浆倒入大锅中,满满的一大锅,这锅直径有66CM。

8、甩过的豆浆要用力挤压,里面的豆浆榨干,就变成了了。

9、豆浆全部倒入锅内,用柴火煮热。

10、经过柴火煮后的豆浆,倒入用杉木做的木桶中。

11、豆浆放置一小段时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冲入豆腐凝结水,这水是用一小瓢冷豆浆与豆腐凝结粉混合而成。这道工序是重要的,因为豆腐嫩与粗的口感都由它决定,所以控制好这个温度是难的,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可是无法控制的。

12、经过上一道工序,静置一段时间的豆浆就神奇的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豆腐花了。

13、这时再将豆腐花倒入准备好的隔水的容器内,准备进行隔水。

14、放置重物将豆腐花中的水压榨出来。

15、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一块块豆腐成功出场。

豆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干锅千页豆腐

用料:用料:千页豆腐、五花肉、青红椒、洋葱、胡萝卜、蒜苗、生抽、料酒、糖、盐、鸡精、油、芝麻香油、干红辣椒、葱姜蒜、郫县辣椒酱

做法:

1.五花肉冷水入锅,加姜片和葱段中火煮四五分钟至七八分熟。这样作肉质有韧劲好吃。

2.将千页豆腐切成5mm左右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胡萝卜切片、洋葱切丝、葱姜蒜、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3.五花肉七八分熟如图,里面局部还是肉粉色的。冷却后切成薄片。

4.空锅烧热,放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盛出备用。

5.煸出的猪油若不多,再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葱姜蒜炝锅,再下干红辣椒丁炒香。

6.锅中放入一大勺郫县辣椒酱(事先稍剁碎些)炒出红油,如图那种润泽冒泡的状态。

7.将五花肉片回锅后大火翻炒均匀。

8.将胡萝卜片和千页豆腐放入。翻炒均匀。

9.烹入料酒、生抽炒匀。

10.继续放入青红椒、蒜苗翻炒片刻。

11.调入盐、糖和少许鸡精。淋上芝麻香油,喜欢辣口的可加些许红油。

12.然后找一干锅,我家没有用个石锅代替。锅底刷些许油,铺上洋葱丝。

13.将锅里所有都倒入干锅内。要吃的时候干锅加热就可以啦。

14.看着十分馋人吧!趁热吃!

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在我国主要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也就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吃起来相对比较软嫩,石膏豆腐相对比较硬实。制作豆腐的过程无外乎泡豆子,磨豆子,煮豆子,煮成豆浆,然后是点石膏,或者是点卤水,压制成型用刀切成豆腐形状,这样传统的豆腐的就制作好了

1、制作豆腐的黄豆要经过一夜的浸泡。

2、浸泡后的黄豆经过石磨磨成浆。

3、磨浆的同时用柴火烧一大锅开水,水里都会有树香味道。

4、将磨好的豆浆倒入袋子里,进行隔渣。

5、刚才煮开的水倒入装有豆浆的袋子内。

6、将倒入开水的豆浆袋袋口收紧,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甩,里面经过稀释的豆浆透过袋子渗出来。

7、甩出的豆浆倒入大锅中,满满的一大锅,这锅直径有66CM。

8、甩过的豆浆要用力挤压,里面的豆浆榨干,就变成了了。

9、豆浆全部倒入锅内,用柴火煮热。

10、经过柴火煮后的豆浆,倒入用杉木做的木桶中。

11、豆浆放置一小段时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冲入豆腐凝结水,这水是用一小瓢冷豆浆与豆腐凝结粉混合而成。这道工序是重要的,因为豆腐嫩与粗的口感都由它决定,所以控制好这个温度是难的,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可是无法控制的。

12、经过上一道工序,静置一段时间的豆浆就神奇的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豆腐花了。

13、这时再将豆腐花倒入准备好的隔水的容器内,准备进行隔水。

14、放置重物将豆腐花中的水压榨出来。

15、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一块块豆腐成功出场。

自制豆腐的方法:

备用食材:黄豆300克,米醋50毫升,清水1200毫升;需要1000道经典菜谱、1000多种小吃和500道酱料配方的,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指间味集”即可自动获得。

制作过程:步,首先将黄豆准备出需要的量,黄豆中的坏豆子以及干瘪的都需要捡出不要,然后将干黄豆仔细清洗干净,洗干净的黄豆放入碗中,加上没过黄豆的清水开始浸泡;

第二步,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黄豆便被浸泡好了,再次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泡发的豆子放入在豆浆机中,同时准备出1200毫升的清水,加入在豆浆机中,如果超过水位线就停止加水;

第三步,启动程序将豆浆打好,然后将豆浆过滤出来,剩余的豆渣重新放回豆浆机中,将之前剩余的清水加入其中,启动果汁程序打好即可,打好的豆浆需要用筛网仔细过滤几遍;

第四步,直到将豆浆过滤好后,将其倒入锅中,大火将豆浆煮开,转至小火等到锅面不沸腾的时候继续大火煮开,即可关火,米醋倒入一个小碗中,秤好需要的量,然后倒入晾至80度的豆浆中;

第五步,快速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这个时候豆花便成型了,盛出在一个方形盒子中,盖上纱布,盖上盖子,上面用重物压着,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豆腐便做好了。

烹饪小技巧:

1、黄豆泡水的时间一定要够,是晚上浸泡,第二天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制作了,泡发的黄豆做豆腐特别的简单,当然了即使是时间没有那么充裕,浸泡的时间也要8个小时;

2、打好的豆浆,一定要用筛网过滤干净,这样做的豆腐才会细腻嫩滑,煮豆浆的时候,用不粘锅,并且不停搅拌,这样可以防止豆浆糊锅,否则会浪费了好食材’

3、米醋的量不要太多了,不多300克的干黄豆用50毫升的醋就可以了,过多或者是过少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我用的是6度的米醋,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

家常豆腐的做法

干锅千页豆腐

用料:用料:千页豆腐、五花肉、青红椒、洋葱、胡萝卜、蒜苗、生抽、料酒、糖、盐、鸡精、油、芝麻香油、干红辣椒、葱姜蒜、郫县辣椒酱

做法:

1.五花肉冷水入锅,加姜片和葱段中火煮四五分钟至七八分熟。这样作肉质有韧劲好吃。

2.将千页豆腐切成5mm左右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胡萝卜切片、洋葱切丝、葱姜蒜、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3.五花肉七八分熟如图,里面局部还是肉粉色的。冷却后切成薄片。

4.空锅烧热,放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盛出备用。

5.煸出的猪油若不多,再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葱姜蒜炝锅,再下干红辣椒丁炒香。

6.锅中放入一大勺郫县辣椒酱(事先稍剁碎些)炒出红油,如图那种润泽冒泡的状态。

7.将五花肉片回锅后大火翻炒均匀。

8.将胡萝卜片和千页豆腐放入。翻炒均匀。

9.烹入料酒、生抽炒匀。

10.继续放入青红椒、蒜苗翻炒片刻。

11.调入盐、糖和少许鸡精。淋上芝麻香油,喜欢辣口的可加些许红油。

12.然后找一干锅,我家没有用个石锅代替。锅底刷些许油,铺上洋葱丝。

13.将锅里所有都倒入干锅内。要吃的时候干锅加热就可以啦。

14.看着十分馋人吧!趁热吃!

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在我国主要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也就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吃起来相对比较软嫩,石膏豆腐相对比较硬实。制作豆腐的过程无外乎泡豆子,磨豆子,煮豆子,煮成豆浆,然后是点石膏,或者是点卤水,压制成型用刀切成豆腐形状,这样传统的豆腐的就制作好了

1、制作豆腐的黄豆要经过一夜的浸泡。

2、浸泡后的黄豆经过石磨磨成浆。

3、磨浆的同时用柴火烧一大锅开水,水里都会有树香味道。

4、将磨好的豆浆倒入袋子里,进行隔渣。

5、刚才煮开的水倒入装有豆浆的袋子内。

6、将倒入开水的豆浆袋袋口收紧,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甩,里面经过稀释的豆浆透过袋子渗出来。

7、甩出的豆浆倒入大锅中,满满的一大锅,这锅直径有66CM。

8、甩过的豆浆要用力挤压,里面的豆浆榨干,就变成了了。

9、豆浆全部倒入锅内,用柴火煮热。

10、经过柴火煮后的豆浆,倒入用杉木做的木桶中。

11、豆浆放置一小段时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冲入豆腐凝结水,这水是用一小瓢冷豆浆与豆腐凝结粉混合而成。这道工序是重要的,因为豆腐嫩与粗的口感都由它决定,所以控制好这个温度是难的,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可是无法控制的。

12、经过上一道工序,静置一段时间的豆浆就神奇的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豆腐花了。

13、这时再将豆腐花倒入准备好的隔水的容器内,准备进行隔水。

14、放置重物将豆腐花中的水压榨出来。

15、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一块块豆腐成功出场。

自制豆腐的方法:

备用食材:黄豆300克,米醋50毫升,清水1200毫升;需要1000道经典菜谱、1000多种小吃和500道酱料配方的,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指间味集”即可自动获得。

制作过程:步,首先将黄豆准备出需要的量,黄豆中的坏豆子以及干瘪的都需要捡出不要,然后将干黄豆仔细清洗干净,洗干净的黄豆放入碗中,加上没过黄豆的清水开始浸泡;

第二步,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黄豆便被浸泡好了,再次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泡发的豆子放入在豆浆机中,同时准备出1200毫升的清水,加入在豆浆机中,如果超过水位线就停止加水;

第三步,启动程序将豆浆打好,然后将豆浆过滤出来,剩余的豆渣重新放回豆浆机中,将之前剩余的清水加入其中,启动果汁程序打好即可,打好的豆浆需要用筛网仔细过滤几遍;

第四步,直到将豆浆过滤好后,将其倒入锅中,大火将豆浆煮开,转至小火等到锅面不沸腾的时候继续大火煮开,即可关火,米醋倒入一个小碗中,秤好需要的量,然后倒入晾至80度的豆浆中;

第五步,快速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这个时候豆花便成型了,盛出在一个方形盒子中,盖上纱布,盖上盖子,上面用重物压着,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豆腐便做好了。

烹饪小技巧:

1、黄豆泡水的时间一定要够,是晚上浸泡,第二天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制作了,泡发的黄豆做豆腐特别的简单,当然了即使是时间没有那么充裕,浸泡的时间也要8个小时;

2、打好的豆浆,一定要用筛网过滤干净,这样做的豆腐才会细腻嫩滑,煮豆浆的时候,用不粘锅,并且不停搅拌,这样可以防止豆浆糊锅,否则会浪费了好食材’

3、米醋的量不要太多了,不多300克的干黄豆用50毫升的醋就可以了,过多或者是过少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我用的是6度的米醋,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黑豆、青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类。

制作

先把豆子洗净,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石膏及葡萄糖酸内酯三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是以淀粉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用盐卤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氯化镁15克,用温水化开即可点浆。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一般为一斤豆要用0.6两石膏为比例。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用葡萄糖酸内酯点浆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10克即可,且融化葡萄糖酸内酯的水温不应超过40度。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2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水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豆腐有两种:嫩豆腐,老豆腐。

我建议你买嫩豆腐,好吃些!一般小块(薄),约1厘米多厚,或盒装内脂豆腐。

一、肉末豆腐:

锅里油热,放肉末,炒出香味,加海天牌特级金标生抽王,胡椒,少许味精,小葱末,添到碗里,备用。

锅里加少量水,放点盐,水开,放豆腐,用锅铲把豆腐铲成不规则的小块,开,加水淀粉,拌匀,熟,添到盘子里,倒入肉末。

注:肉末稍微咸一点,豆腐要淡一点。

(老豆腐,切成扁方块,油榨成淡黄,捞起加些水,中火慢慢煮,放些咖喱粉,番茄切小块,油煸后入锅,作料斟酌放,勾芡装入盘。

回答者:KATHY23)

参考资料:经验

原料:白菜500克,北豆腐100克,鸡蛋60克,黄豆粉20克,花生油25克,胡椒粉2克,盐2克。

做法:

1.用豆腐、鸡蛋、胡椒粉、盐、豆粉调成茸。

2.白菜洗净去硬梗,用滚水烫一下,沥干水分。

3.将白菜摊开,上放调好的豆粉茸卷裹成卷,上笼蒸约5至10分钟。

4.取出切成1-1.2厘米长的短段。

5.加排入蒸碗内,再入笼蒸熟,翻扣入汤碗中,加汤汁即成。

白菜营养价值:

1.大白菜的水分含量约95%,而热量很低。

2.一杯熟的大白菜汁能提供几乎与一杯牛奶一样多的钙。所以很少使用乳制品的人可以通过食用足量的大白菜来获得更多的钙。

3.大白菜中,铁,钾,维生素A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4.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

豆腐营养价值:

1.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2.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转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亚油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

怎样制做豆腐

干锅千页豆腐

用料:用料:千页豆腐、五花肉、青红椒、洋葱、胡萝卜、蒜苗、生抽、料酒、糖、盐、鸡精、油、芝麻香油、干红辣椒、葱姜蒜、郫县辣椒酱

做法:

1.五花肉冷水入锅,加姜片和葱段中火煮四五分钟至七八分熟。这样作肉质有韧劲好吃。

2.将千页豆腐切成5mm左右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胡萝卜切片、洋葱切丝、葱姜蒜、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3.五花肉七八分熟如图,里面局部还是肉粉色的。冷却后切成薄片。

4.空锅烧热,放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盛出备用。

5.煸出的猪油若不多,再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葱姜蒜炝锅,再下干红辣椒丁炒香。

6.锅中放入一大勺郫县辣椒酱(事先稍剁碎些)炒出红油,如图那种润泽冒泡的状态。

7.将五花肉片回锅后大火翻炒均匀。

8.将胡萝卜片和千页豆腐放入。翻炒均匀。

9.烹入料酒、生抽炒匀。

10.继续放入青红椒、蒜苗翻炒片刻。

11.调入盐、糖和少许鸡精。淋上芝麻香油,喜欢辣口的可加些许红油。

12.然后找一干锅,我家没有用个石锅代替。锅底刷些许油,铺上洋葱丝。

13.将锅里所有都倒入干锅内。要吃的时候干锅加热就可以啦。

14.看着十分馋人吧!趁热吃!

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在我国主要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也就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吃起来相对比较软嫩,石膏豆腐相对比较硬实。制作豆腐的过程无外乎泡豆子,磨豆子,煮豆子,煮成豆浆,然后是点石膏,或者是点卤水,压制成型用刀切成豆腐形状,这样传统的豆腐的就制作好了

1、制作豆腐的黄豆要经过一夜的浸泡。

2、浸泡后的黄豆经过石磨磨成浆。

3、磨浆的同时用柴火烧一大锅开水,水里都会有树香味道。

4、将磨好的豆浆倒入袋子里,进行隔渣。

5、刚才煮开的水倒入装有豆浆的袋子内。

6、将倒入开水的豆浆袋袋口收紧,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甩,里面经过稀释的豆浆透过袋子渗出来。

7、甩出的豆浆倒入大锅中,满满的一大锅,这锅直径有66CM。

8、甩过的豆浆要用力挤压,里面的豆浆榨干,就变成了了。

9、豆浆全部倒入锅内,用柴火煮热。

10、经过柴火煮后的豆浆,倒入用杉木做的木桶中。

11、豆浆放置一小段时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冲入豆腐凝结水,这水是用一小瓢冷豆浆与豆腐凝结粉混合而成。这道工序是重要的,因为豆腐嫩与粗的口感都由它决定,所以控制好这个温度是难的,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可是无法控制的。

12、经过上一道工序,静置一段时间的豆浆就神奇的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豆腐花了。

13、这时再将豆腐花倒入准备好的隔水的容器内,准备进行隔水。

14、放置重物将豆腐花中的水压榨出来。

15、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一块块豆腐成功出场。

自制豆腐的方法:

备用食材:黄豆300克,米醋50毫升,清水1200毫升;需要1000道经典菜谱、1000多种小吃和500道酱料配方的,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指间味集”即可自动获得。

制作过程:步,首先将黄豆准备出需要的量,黄豆中的坏豆子以及干瘪的都需要捡出不要,然后将干黄豆仔细清洗干净,洗干净的黄豆放入碗中,加上没过黄豆的清水开始浸泡;

第二步,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黄豆便被浸泡好了,再次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泡发的豆子放入在豆浆机中,同时准备出1200毫升的清水,加入在豆浆机中,如果超过水位线就停止加水;

第三步,启动程序将豆浆打好,然后将豆浆过滤出来,剩余的豆渣重新放回豆浆机中,将之前剩余的清水加入其中,启动果汁程序打好即可,打好的豆浆需要用筛网仔细过滤几遍;

第四步,直到将豆浆过滤好后,将其倒入锅中,大火将豆浆煮开,转至小火等到锅面不沸腾的时候继续大火煮开,即可关火,米醋倒入一个小碗中,秤好需要的量,然后倒入晾至80度的豆浆中;

第五步,快速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这个时候豆花便成型了,盛出在一个方形盒子中,盖上纱布,盖上盖子,上面用重物压着,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豆腐便做好了。

烹饪小技巧:

1、黄豆泡水的时间一定要够,是晚上浸泡,第二天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制作了,泡发的黄豆做豆腐特别的简单,当然了即使是时间没有那么充裕,浸泡的时间也要8个小时;

2、打好的豆浆,一定要用筛网过滤干净,这样做的豆腐才会细腻嫩滑,煮豆浆的时候,用不粘锅,并且不停搅拌,这样可以防止豆浆糊锅,否则会浪费了好食材’

3、米醋的量不要太多了,不多300克的干黄豆用50毫升的醋就可以了,过多或者是过少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我用的是6度的米醋,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黑豆、青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类。

制作

先把豆子洗净,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石膏及葡萄糖酸内酯三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是以淀粉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用盐卤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氯化镁15克,用温水化开即可点浆。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一般为一斤豆要用0.6两石膏为比例。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用葡萄糖酸内酯点浆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10克即可,且融化葡萄糖酸内酯的水温不应超过40度。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2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水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家庭版豆腐制作方法

干锅千页豆腐

用料:用料:千页豆腐、五花肉、青红椒、洋葱、胡萝卜、蒜苗、生抽、料酒、糖、盐、鸡精、油、芝麻香油、干红辣椒、葱姜蒜、郫县辣椒酱

做法:

1.五花肉冷水入锅,加姜片和葱段中火煮四五分钟至七八分熟。这样作肉质有韧劲好吃。

2.将千页豆腐切成5mm左右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胡萝卜切片、洋葱切丝、葱姜蒜、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3.五花肉七八分熟如图,里面局部还是肉粉色的。冷却后切成薄片。

4.空锅烧热,放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盛出备用。

5.煸出的猪油若不多,再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葱姜蒜炝锅,再下干红辣椒丁炒香。

6.锅中放入一大勺郫县辣椒酱(事先稍剁碎些)炒出红油,如图那种润泽冒泡的状态。

7.将五花肉片回锅后大火翻炒均匀。

8.将胡萝卜片和千页豆腐放入。翻炒均匀。

9.烹入料酒、生抽炒匀。

10.继续放入青红椒、蒜苗翻炒片刻。

11.调入盐、糖和少许鸡精。淋上芝麻香油,喜欢辣口的可加些许红油。

12.然后找一干锅,我家没有用个石锅代替。锅底刷些许油,铺上洋葱丝。

13.将锅里所有都倒入干锅内。要吃的时候干锅加热就可以啦。

14.看着十分馋人吧!趁热吃!

家常豆腐怎么做法

干锅千页豆腐

用料:用料:千页豆腐、五花肉、青红椒、洋葱、胡萝卜、蒜苗、生抽、料酒、糖、盐、鸡精、油、芝麻香油、干红辣椒、葱姜蒜、郫县辣椒酱

做法:

1.五花肉冷水入锅,加姜片和葱段中火煮四五分钟至七八分熟。这样作肉质有韧劲好吃。

2.将千页豆腐切成5mm左右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胡萝卜切片、洋葱切丝、葱姜蒜、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3.五花肉七八分熟如图,里面局部还是肉粉色的。冷却后切成薄片。

4.空锅烧热,放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盛出备用。

5.煸出的猪油若不多,再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葱姜蒜炝锅,再下干红辣椒丁炒香。

6.锅中放入一大勺郫县辣椒酱(事先稍剁碎些)炒出红油,如图那种润泽冒泡的状态。

7.将五花肉片回锅后大火翻炒均匀。

8.将胡萝卜片和千页豆腐放入。翻炒均匀。

9.烹入料酒、生抽炒匀。

10.继续放入青红椒、蒜苗翻炒片刻。

11.调入盐、糖和少许鸡精。淋上芝麻香油,喜欢辣口的可加些许红油。

12.然后找一干锅,我家没有用个石锅代替。锅底刷些许油,铺上洋葱丝。

13.将锅里所有都倒入干锅内。要吃的时候干锅加热就可以啦。

14.看着十分馋人吧!趁热吃!

传统的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比较好吃,在我国主要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也就是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吃起来相对比较软嫩,石膏豆腐相对比较硬实。制作豆腐的过程无外乎泡豆子,磨豆子,煮豆子,煮成豆浆,然后是点石膏,或者是点卤水,压制成型用刀切成豆腐形状,这样传统的豆腐的就制作好了

1、制作豆腐的黄豆要经过一夜的浸泡。

2、浸泡后的黄豆经过石磨磨成浆。

3、磨浆的同时用柴火烧一大锅开水,水里都会有树香味道。

4、将磨好的豆浆倒入袋子里,进行隔渣。

5、刚才煮开的水倒入装有豆浆的袋子内。

6、将倒入开水的豆浆袋袋口收紧,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甩,里面经过稀释的豆浆透过袋子渗出来。

7、甩出的豆浆倒入大锅中,满满的一大锅,这锅直径有66CM。

8、甩过的豆浆要用力挤压,里面的豆浆榨干,就变成了了。

9、豆浆全部倒入锅内,用柴火煮热。

10、经过柴火煮后的豆浆,倒入用杉木做的木桶中。

11、豆浆放置一小段时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冲入豆腐凝结水,这水是用一小瓢冷豆浆与豆腐凝结粉混合而成。这道工序是重要的,因为豆腐嫩与粗的口感都由它决定,所以控制好这个温度是难的,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可是无法控制的。

12、经过上一道工序,静置一段时间的豆浆就神奇的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豆腐花了。

13、这时再将豆腐花倒入准备好的隔水的容器内,准备进行隔水。

14、放置重物将豆腐花中的水压榨出来。

15、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一块块豆腐成功出场。

自制豆腐的方法:

备用食材:黄豆300克,米醋50毫升,清水1200毫升;需要1000道经典菜谱、1000多种小吃和500道酱料配方的,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指间味集”即可自动获得。

制作过程:步,首先将黄豆准备出需要的量,黄豆中的坏豆子以及干瘪的都需要捡出不要,然后将干黄豆仔细清洗干净,洗干净的黄豆放入碗中,加上没过黄豆的清水开始浸泡;

第二步,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黄豆便被浸泡好了,再次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泡发的豆子放入在豆浆机中,同时准备出1200毫升的清水,加入在豆浆机中,如果超过水位线就停止加水;

第三步,启动程序将豆浆打好,然后将豆浆过滤出来,剩余的豆渣重新放回豆浆机中,将之前剩余的清水加入其中,启动果汁程序打好即可,打好的豆浆需要用筛网仔细过滤几遍;

第四步,直到将豆浆过滤好后,将其倒入锅中,大火将豆浆煮开,转至小火等到锅面不沸腾的时候继续大火煮开,即可关火,米醋倒入一个小碗中,秤好需要的量,然后倒入晾至80度的豆浆中;

第五步,快速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这个时候豆花便成型了,盛出在一个方形盒子中,盖上纱布,盖上盖子,上面用重物压着,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豆腐便做好了。

烹饪小技巧:

1、黄豆泡水的时间一定要够,是晚上浸泡,第二天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制作了,泡发的黄豆做豆腐特别的简单,当然了即使是时间没有那么充裕,浸泡的时间也要8个小时;

2、打好的豆浆,一定要用筛网过滤干净,这样做的豆腐才会细腻嫩滑,煮豆浆的时候,用不粘锅,并且不停搅拌,这样可以防止豆浆糊锅,否则会浪费了好食材’

3、米醋的量不要太多了,不多300克的干黄豆用50毫升的醋就可以了,过多或者是过少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我用的是6度的米醋,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黑豆、青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类。

制作

先把豆子洗净,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石膏及葡萄糖酸内酯三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是以淀粉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用盐卤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氯化镁15克,用温水化开即可点浆。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一般为一斤豆要用0.6两石膏为比例。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用葡萄糖酸内酯点浆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10克即可,且融化葡萄糖酸内酯的水温不应超过40度。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2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水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豆腐有两种:嫩豆腐,老豆腐。

我建议你买嫩豆腐,好吃些!一般小块(薄),约1厘米多厚,或盒装内脂豆腐。

一、肉末豆腐:

锅里油热,放肉末,炒出香味,加海天牌特级金标生抽王,胡椒,少许味精,小葱末,添到碗里,备用。

锅里加少量水,放点盐,水开,放豆腐,用锅铲把豆腐铲成不规则的小块,开,加水淀粉,拌匀,熟,添到盘子里,倒入肉末。

注:肉末稍微咸一点,豆腐要淡一点。

(老豆腐,切成扁方块,油榨成淡黄,捞起加些水,中火慢慢煮,放些咖喱粉,番茄切小块,油煸后入锅,作料斟酌放,勾芡装入盘。

回答者:KATHY23)

参考资料:经验

原料:白菜500克,北豆腐100克,鸡蛋60克,黄豆粉20克,花生油25克,胡椒粉2克,盐2克。

做法:

1.用豆腐、鸡蛋、胡椒粉、盐、豆粉调成茸。

2.白菜洗净去硬梗,用滚水烫一下,沥干水分。

3.将白菜摊开,上放调好的豆粉茸卷裹成卷,上笼蒸约5至10分钟。

4.取出切成1-1.2厘米长的短段。

5.加排入蒸碗内,再入笼蒸熟,翻扣入汤碗中,加汤汁即成。

白菜营养价值:

1.大白菜的水分含量约95%,而热量很低。

2.一杯熟的大白菜汁能提供几乎与一杯牛奶一样多的钙。所以很少使用乳制品的人可以通过食用足量的大白菜来获得更多的钙。

3.大白菜中,铁,钾,维生素A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4.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

豆腐营养价值:

1.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2.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转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亚油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

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 [4]

(1)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2.2倍。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

(3)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蛋白质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使产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120目。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4]

(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杀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煮浆温度应达到100℃,时间5min左右。 [4]

(5)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生产中通过点 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点 脑是将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豆腐脑是由呈网状结构的大豆蛋白质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构成的。一般来讲,豆腐脑的网状结构网眼越大,交织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软细嫩,产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则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韧性,产品的得率也低。

经过点 脑后,蛋白质网络结构还不牢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据豆腐品种的不同,蹲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腐,不同产品施加的压力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