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池塘养鱼?

渔业生产基本状况:东港市渔业生产自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落实的渔业方针政策,使渔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海淡水养殖总面积达到8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1.1万吨,实现水产品总产值13.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55.7%。成为全市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养鱼池建设参考如下: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大全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大全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大全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 淡水鱼养殖管理机构名称大全


每年秋冬农闲季节,各地渔农或养殖户都要对养鱼塘进行维护或建造新鱼池,据笔者对所在地的十三个县(市、区)调查得知,维护或建造鱼塘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渗漏、塌方、作不便、成本偏高等问题。众所周知,养鱼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下面从五个方面系统规范地介绍养鱼池塘的建造技术,以供参考。 一、养鱼场址的选择 兴建理想的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综合考虑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四个方面: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用水量。因此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塘,建设养鱼场,同时详细了解水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土质适宜。通常将土质分为三种,即壤土、粘土、沙土。通过实践检验得知壤土建池,其透水性、保水性适中,筑堤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适合。其次是粘土,最为砂土。三种土质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下表。 土 质 分 类 名称 粘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气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适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3、地势适当。理想的地势是高度适中且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作又方便。在实际作中应考虑:一是地势较低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易断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级鱼池交通及日常作不便,且投资大;三是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荒丘、库岔等。 4、交通方便,饵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时常都有物质进出,因此建造地点要求交通便利,有利于养鱼物质购入和鱼产品外销。同时饵料(包括饲料、肥料)本源应有保障,尽量能够就地取材,发挥天然饵料的作用。此外电源必须具备,否则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无法运转。 二、养鱼场址的勘察 场址选定后,必须进行实地江团是一种淡水鱼,也被称为长吻鮠或鮰鱼。它无鳞,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鱼膘肥厚,可加工成珍贵的鱼肚。长期以来,江团作为滋补的水产品备受人们喜爱。然而,由于捕捞过度,江团的产量已经受到了威胁。勘察,了解其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力求设计方案。具体须抓住四个环节: 1、测量地形。就是对所使用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制出土地平面图和纵横断面图,根据图上显示的地形、水源、地势及交通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当地测绘部门索购场址及其周围的地形图,与实测而绘制的地形图作比较,从节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发,提出全面规划的方案。 2、调查水文资料。主要是向气象水文部门和当地群众了解过去25年内供水情况和水位线(当地防洪堤顶限度一般应高出此水位线0.5米)。水库库区的养鱼场要兴建在安全水位线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应了解场地周围的集洪面积、山洪暴发频率,25年一遇的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关资料,便于作出相应的排洪设施;平原地区或城市郊区要调查历年和每月、日、水位标高和平均水位标高,便于设计时确定池塘堤岸、排水泵房的基础标高。 3、调查气候资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鱼场地区全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等资料,具体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风、年平均、温度和湿度等。调查以上气候资料,对于确定鱼场适宜放养哪些鱼类品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调查土质资料。主要是通过地质钻探了解掌握兴建鱼场地区的土壤成分,测定渗水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标高,避开地层结构不利的因素,减少发生渗漏水等。 三、养鱼场的规划与设计 (一)坚持全面布局与长远规划。在具体布局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生产要求、管理便利出发,利用地形、地貌、水源、交通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局和远景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三个原则: 1、合理设计的原则。合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节省投资以及便于生产管理。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节省材料、劳动力及施工便利等因素,同时应考虑布局合理和全面规划,使所建鱼场便于生产作、综合经营、提高效率、生活和谐。 2、统筹规划的原则。统筹规划是指在兴建鱼场时综合考虑规模、范围、房建面积、土地区划等因素,使规模大小适宜生产需要和场地面积以及投资力度,规划范围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及便于开展多种经营,房建面积适合人员居住和生产作,土地区划有利于开展以渔业为主,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3、全面布局的原则。全面布局就是鱼场的总平面设计图,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建筑物的位置。一般来说以下几方面应重点考虑: (1)场房位置。是鱼场生产管理、人员居住的地方,实验室通常也连在一起。应尽可能居中,便于往返场内各个点。公路要通达门口。 (2)亲鱼池位置。亲鱼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位置应离场房近些,便于精心看护。 (3)产卵池、孵化设备位置。产卵池、孵化设备、亲鱼池应相互靠近,同时尽量接近场房,这样有利于开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鱼池位置。鱼苗池应接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着鱼苗池,外围为成鱼池。如此安排位置,便于鱼苗下池、出塘分养、转池饲养。 (5)试验池位置。安排在实验室附近,便于试验以及各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晒水池等应依据其功用而合理设置。 (二)鱼塘设计。目前鱼塘大多采用机械作业挖土,将土围成长方形的储水池,长宽比例一般为2:1或3:2,东西向长于南北向,充分发挥太阳的光照。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三大方面: 1、鱼塘规格。规格大小的确定,依据就是必须适宜池养鱼类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性以及便于生产作。 (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质处理、储存备用、产卵孵化、预防疾病、补充用水等,既可以合为一池,也可以单独建造,关键是建好过滤设备。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积则应以全场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鱼池(含亲鱼池、后备亲鱼池)。是用来养大鱼用的,水面要求相对开阔宽敞,通常面积以2-10亩,池深3-3.5米,水深2.5-3.0米为宜。成鱼池可以用作后备亲鱼池,不必另建。 (3)鱼种池。面积通常为2-5亩,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鱼苗池。面积通常为1-2亩,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鱼塘结构。鱼塘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堤坝和池底构成,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其构造示意图见图1。 (1)堤坝。池塘堤坝为小型坝,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堤坝顶面的宽度和坡度则按堤的功用及土质的不同情况而异。一般的堤面,宽度为3-4米,坡度为1:1.5。通行汽车的堤面宽为4-6米,防洪坡堤为4-5米,且需种植草皮或石块。水泥护坡,以防剧烈震动或风浪冲刷侵袭。坡度为1:2为宜(见图2)。 (2)池底。池底挖掘应平坦,注水一侧向排水一侧的池底要稍有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间。从堤脚线向池也应有一个渐深的坡度,从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线,排水口处为鱼池的最深点。如此便于排水和捕捞池鱼。 (三)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养鱼池水达到自流和自排。具体要求是进水口水源要高出鱼池水面,排水口要低于鱼池池底。鱼塘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各自,不能兼用或相互贯通(见图3)。进、排水系统通常由进水渠、排水渠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如渡槽、涵管、跌水、进排水闸门等组成。 1、进水渠。其分总渠、干渠和支渠,流量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需要供给的水量。采用明渠、暗渠或明、暗渠相结合由各养殖场因地制宜。具体设计时应掌握流量、安全流速、纵比降、渠道断面四个因素。 2、进水闸。通常采用槽式或涵管式,用砖、石、水泥砌成。闸口大小由池塘大小而定,依据是能能够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进入足够的水量。

集洪面积×25年内暴雨力 3600秒 3、排水渠。其设计原则与进水渠相同。其高度应深于池底30厘米以上。排水量(流量)= ×经流系数。

4、排水闸。一般采用梯级排水闸,便于开关。闸口大小 应以1-2天内能完全排干池水为宜。 四、养鱼场施工步骤和方法 1、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鱼场总体平面图、各堤坝所处位置的地形高度和堤坝坡度,经过计算绘制出施工图。施工图上必须标明各地取土线,即坡脚线,堤面中心线,断面图需标明各鱼池取土深度和堤坝填土的高度。 2、地面放样。根据地形测量时的标准桩放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中心线,用皮尺在中心线量出各鱼池堤面的中心点,钉上木桩,重复校正,使地面各个桩与图纸一致。用经纬仪以中心线上各木桩中心再画出各鱼池堤面中心线,反复校对,使之与图纸完全相符。以各鱼池堤面中心线为基础,再画出各池塘的取土线,钉上脚桩。堤坝两端搭建断面样架,高度应高出设计高度的10%。 3、清基。就是在施工前事先清理场地杂物,有利于施工。 4、埋设进、排水管道。在进土之前埋设进、排管道,避免返工。 5、填土夯实。从取土线开始斜线挖土,土方倒入堤基内,每填一定的厚度应夯实,以防漏水、渗水。 6、分配土方。鱼池土方、挖方和填方要平衡,在施工中以最近距离进土为原则,合理分配土方。 7、坡度整修和池底平整。鱼池土方即将完成时,根据设计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修整坡度及平整池底。 五、养鱼场的验收 1、准备资料:通常有5项,即批准项目的任务书、总体规划图、单项工程施工图、经费使用情况决算表、工程进度情况及竣工设计说明书。 2、参与部门:一般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逐项检查。 3、检查内容:主要是池形、堤坝、渠道等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测量方基高程、丈量土方。 4、签字存档:如验收合格达标,则参与验收有关人员须在竣工设计说明书上签字,由建设单位存档保存。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常见淡水鱼类名称及

地名由来

鱼是最为古老的脊椎动物,它的种类十分丰富,据数据记载,我国淡水鱼类有1000余种,海洋于有2000余种。那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淡水鱼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常见淡水鱼类名称及介绍吧。

1、鲫鱼

鲫鱼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越来,它的品种也比较多,常见有白鲫、银鲫、土鲫,它适应力较强,不像其他鱼类对温度要求及较高,一般在水域就有它的存在,很多钓鱼人在野钓时,钓到大部分就是它。

2、鲤鱼

鲤鱼是淡水鱼种品种最多、养殖历史最久、产量最淡水资源高的鱼类抑制,它的适应力也极强,在流水和静水环境均能产卵,卵会粘附在水草上发育。它是原产的温带性的鱼种,喜欢生活在暖和湖泊和水流缓慢的河川内。

3、草鱼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幼鱼期以藻类和幼虫为食,也吃一些荤食,比如蚯蚓、蜻蜓等,它具有生长快、饲料来源广的优点,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也是主要淡水养殖对象,肉质鲜美,在市面上较受欢迎。

4、青鱼

青鱼同样是四大家鱼之一,外表颜色为青,主要分布待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是池塘的主要养殖对象,它的生长速度快,可生长到70公斤。

5、鳙鱼

鳙鱼也叫花鲢、胖头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它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兼食浮游植物,所以又被称为“水中清道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食用后能提高人体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

6、鳊鱼

鳊鱼为三角鲂、团头鲂的统称,适合适合在静水环境,具有生长快速、适应力强、食性广的它的,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具有极好的用保健作用,能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

以上是常见淡水鱼类名称及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稻田渔业是1992年才兴起的一项产业,它得到了市委、市0的高度重视,仅几年时间就使稻田渔业从无到有,一跃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之一。到2002年,全市稻田渔业面积为141790亩,实现产量8557吨,实现产值14247万元。其中稻田养蟹面积为102490亩,产量5824吨,产值12395万元,稻田养鱼面积为33165亩,产量2424吨,产值1226万元,稻田养虾面积6135亩,产量309吨,产值626万元。稻田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河蟹、泥鳅、鲫鱼、鲶鱼、黄鳝以及四大家鱼等。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地形地貌

1、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2、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自来水困一周。全搞定。

一亩池塘能养多少鱼?

第二,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为适应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必须要重视科技研究,拓展科研领域,加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比如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鱼苗培育和优化的应用。同时,要积极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产学研协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第三,加快科技的推广。要建立健全地方各级的科技推广网络,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各级水产技术推广 2.产品结构

一亩鱼塘可以混养多少鱼?

1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亩放养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10~15尾(总重20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置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2,3水产养殖中鱼饲料 sdbaian/news/view.asp?id=54 4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

合理搭配放养比例鱼种放养搭配比例目前尚无严格规定,从大多数经济效 益好的养殖模式看,以亩产成鱼400公斤为例,其放养搭配比例为:白鲢450尾、35.5公斤;鳙鱼40尾,4公斤;草鱼60-80尾,15-20公 斤;鲤鱼20尾,1公斤;团头鲂50尾,2.5公斤;鲫鱼100尾,3公斤; 青鱼6-8尾,4公斤。这种放养搭配虽然优质鱼比例不高,但鱼种成本低,投 资风险小,养成优质鱼的个体大,增重倍数较高,效益较好。也可将这一模式改 为以优质鱼为主,草鱼数量增加到100尾以上,团头鲂增加到150尾以上, 白鲢降至350-400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投入较高,效益较高。

一亩鱼塘能养多少公斤鱼?

你好:

我可以举例说明吗?广东深圳一位养殖户1亩鱼塘出了总计7439斤鱼草鱼和鳙鱼、广西一位小伙子草养草鱼1亩赚12万元、江苏一位养殖户1亩养金草鱼出了5087斤、以上都是农业报纸过的、但是我想说正常的养殖的、我可以举数字和公式告诉你:1年鱼体重在1斤到1.2斤那么一般密度700尾:1.2斤700尾1年=840斤、2年鱼到4斤:4700=2800斤 、3年鱼7斤、7007=4900斤、不要光看产出数量里面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你得出利润、以广东价格:3年养殖时间4900斤4.2=1.8万元出去成本纯利润7000~9000左右。回答不易请采纳且行且珍惜

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苗

一般不超过1000尾,不是也分鱼种,如草鱼为主,1亩放养400-600尾草鱼,鲢鱼200尾。鲤鱼50尾。可以喂草鱼颗粒料,又不至于太密

平均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斤草鱼

放养鱼种放养搭配合理的比例的比例目前还没有严格的规定,大部分来自良好的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看,产生400公斤成鱼,例如,其放养比例:鲢鱼450 35.5千克;鳙鱼40 4斤;鲤鱼尾巴60-80 ,15-20千克;鲫鱼20,1千克;鳊鱼50,2.5千克;鲤鱼100 3千克;青鱼6-8尾4千克。虽然鱼种放养与此比例的质量不高,但低鱼成本,投资风险,开发高品质的个体大的鱼,较高的增重倍数,更高的效率。这种模式也可以改变一个高品质的鱼为主,超过100的草鱼,鳊鱼150以上,白鲢的数量下降了350-400尾。此模型的特点是高投资和高效率。

1亩水塘能养多少鱼

要看养什么鱼了,一般来说,每亩水塘养殖鲤鱼3000斤左右为好,搭配300斤左右其他鱼类,放养的过多易发生病害,养殖成本剧增。一般来说青草鲢鳙都是混养的!现在来看河南的四大家鱼养殖密度有达到万斤的!一般来讲1亩塘子混养养到2000~3000斤!当然地区,气候,环境,水质及养殖技术和投入不同距也很大。

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苗

一亩鱼塘一年能养多少斤鲫鱼

8000-12000尾,请参考这个: (一)放养密度 1、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 2、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1、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2、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三)驯化 1、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2、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缩短驯化时间。 3、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在密度确定时可以降低水位,相对增加密度,即利于驯化,又脂提高水温,促进生长。 4、鲢鳙鱼投放时间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四)生长速度 1、品种异。目前主养鲫鱼主要以异银鲫、澎泽鲫、工程鲫(湘云鲫)为主。实践表明:工程鲫生长最快,其次为异银鲫,为澎泽鲫,但澎泽鲫外观优于其它品种,出口仍以澎泽鲫为主。 2、全年生长速度。在不同月份鲫鱼生长速度不同。理论上应在7-8月份为生长期,但实际上并不如此。鲫鱼生长温度为25-29℃,7-8月份往往有一个高温期水温超过30℃,正值水体负荷较大,因此生长上不如9-10月上旬。 (五)饲料使用 成鱼养殖中规格50-100克采用友谊鱼种料,规格100-200克采用友谊鲫鱼特号料,200克以上采用友谊鲫鱼料,如此投饲方法,即可以保持鲫鱼正常体形,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

流水养鱼一亩鱼塘能养多少鱼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

池塘一亩最多养多少鲫鱼

8000-12000尾,请参考这个:

(一)放养密度

1、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

2、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1、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2、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三)驯化

1、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2、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缩短驯化时间。

3、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在密度确定时可以降低水位,相对增加密度,即利于驯化,又脂提高水温,促进生长。

4、鲢鳙鱼投放时间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四)生长速度

1、品种异。目前主养鲫鱼主要以异银鲫、澎泽鲫、工程鲫(湘云鲫)为主。实践表明:工程鲫生长最快,其次为异银鲫,为澎泽鲫,但澎泽鲫外观优于其它品种,出口仍以澎泽鲫为主。

2、全年生长速度。在不同月份鲫鱼生长速度不同。理论上应在7-8月份为生长期,但实际上并不如此。鲫鱼生长温度为25-29℃,7-8月份往往有一个高温期水温超过30℃,正值水体负荷较大,因此生长上不如9-10月上旬。

(五)饲料使用

成鱼养殖中规格50-100克采用友谊鱼种料,规格100-200克采用友谊鲫鱼特号料,200克以上采用友谊鲫鱼料,如此投饲方法,即可以保持鲫鱼正常体形,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

淡水鱼养殖排名前十

淡水鱼养殖排名前十的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黑鱼、鳇鱼、胖头鱼、虎皮鱼、江团。

1、青鱼

青鱼是四大家鱼之一,虽然如此,但如今饲养的并不算多。这种鱼喜欢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本性并不活泼,作为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螺蛳、蚌、蛤以及昆虫幼虫等为食,不过人工饲养也可以投放植物性饵料喂它。

2、草鱼

四大家鱼中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鱼类。作为草食性的鱼类,饲养成本上肯定要便宜一些,而且这种鱼的生性活泼,喜欢成群觅食。投喂饲料方面需要保证蛋白的含量,以青草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比较好。

3、鲢鱼

鲢鱼和青鱼、草鱼一样,也属于四大家鱼,不过它是滤食性的鱼类,外表和鳙鱼比较类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羊脂玉,在各大水系中都有分布。它的生长速度快,而且不容易得病,产量也很高,可以和草鱼、鲤鱼等混养。

4、鳙鳙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也叫胖头鱼或大头鱼,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上层,它的头很大,眼睛的位置比较低,在我国分布广泛,也是养殖的主要鱼类。通常和鲢鱼搭配饲养,二者的比例为1:3,这样对它可以提高它的生长速度。鱼

5、鲫鱼

6、黑鱼

7、鳇鱼

8、胖头鱼

胖头鱼是鳇鱼是一种大型食肉性鱼类,主产于黑龙江水域。它以寿命长、身体大、食量多、力量强而著称。鳇鱼目前仅存于与的界江,也就是黑龙江之中,经济价值很高。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淡水鱼养殖排名前十的鱼类之一。它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

9、虎皮鱼

虎皮鱼是一种体长为4-6厘米的鲤科、无须魮属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4-26℃。虎皮鱼好群聚,游泳敏捷、活泼,成鱼会袭击其它鱼,尤爱咬丝状体鳍条。

10、江团

养殖淡水鱼提高效益的方法是怎样的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东港市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提高养殖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改进:

1.养殖科学技术

,推广现代化的养殖模式。要在现有淡水鱼养殖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鼓励和,实行股份制或合作制,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和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技术推广和普及,发展更优化的淡水鱼养殖经济。比如网箱养殖的推广。由于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易捕捞、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在水田较大、水位较深的池塘, 均可推广网箱养鱼以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淡水鱼的养殖结构还是比较单一,主要产品还是局限在鲤,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养殖效益越来越。而名特优新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既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又能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要调整产品结构,推广名特品种。

一是实施特种水产工程。制定和完善淡水鱼养殖规划,推动名特品种养殖业较快发展。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鱼类的花色和品种,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会促进整体渔业结构的调整。

二是因地制宜调整进行合理的布局。发展具有地方黑鱼是一种生性凶猛的肉食鱼类,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生命力很强,是人的“盘中佳肴”。特色的养殖业,实现养殖资源优化配置。在养殖中重视环境效益和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推广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

3.成本收益管理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在共同致富的目标下,扩大渔业生产经营规模, 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要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养殖的设施设备和技术,进行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以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科学放养,科学投喂的工作,投喂要注重饲料的质量,节约开支。

其次,发展淡水养殖保险。淡水养殖保险是由保险机构为水产养殖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管理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属于哪个省

东港市资源比较丰富,拥有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106万亩,滩涂面积36万亩。海产品140多种,是虾、贝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拥有耕地12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0万亩。粮食年产量40万吨,以水稻为主,是优质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各类水果、蔬菜100余种,是全国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12条,大小水库42座。地下矿藏富饶,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黄金、大理石、高岭土、滑石等地下矿产20余种,其中高岭土储量居。

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西端,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理位置特殊,属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地理坐标为东经东经123°22′-124°22′,北纬39°45′-40°15′。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公里,海岸线93.5公里,全境东西极长83公里,南北极宽38公里,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

东港市始称安东县,设置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1965年1月经批准安东县改为东沟县。1993年6月18日,经批准,撤销东沟县,设立东港市,为省辖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东港市,下辖16个乡镇、3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2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64万。

自然地理

地貌类型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依次是:北部低山丘陵,中部低丘坡岗,南部为退海平原,沿海系潮间带滩涂。北部低山丘陵重叠,面积670平方公里,山脉呈东西走向。中部低丘坡岗起伏,面积520平方公里,低丘是南北走向,南部黄海之滨是大片的退海平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渠系成套,是东港市粮食、优质米基地。93公里长的海岸线近岸滩涂土质深厚、底栖生物丰富,现已成为东港市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的基地。

气候特点

东港市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正常年景年平均气温8.4度,无霜期182天,结冻期147天,降雨量888毫米,日照时数2484.3小时。

水文状况

东港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平均降水900---1000毫米,鸭绿江和大洋河两大水系干流穿过市境,客水平均年约320多亿立方米,其它主要河流源出境内北部山区,为季节性直接入海河流。东港市水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区域地表水资源即东港市版图面积产生的地表径流;二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三是过境客水资源。

东港市原名东沟县,1993年立市时更名,市名的由来就是源自大东港港口。大东港坐落在中朝易河鸭绿江入海口处,现有4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务为400万吨,已与世界上20多个和地区通行。现已开通大东港—韩国仁川港的客货运输。

历史沿革

东港市历史悠久,1982年,对前阳镇山城山“前阳人”古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18亿年的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劳动。东港市(原安东县)境,唐尧时为青州。虞舜时属营州。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西汉时属西安平县和武次县。唐时归安东都护府。辽初隶东平郡。金为婆速路。元时属婆娑府路。明时为宣城卫既镇江堡地。清天命六年(1621年)属后金势力范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岫岩厅辖。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隶属奉天府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安东县归奉天省东边兵备道辖。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改名兴凤道,又属兴凤兵备道辖。18年(1929年),奉天省改辽宁省属辽宁省辖。21年(1932年)2月,辽宁省复改奉天省,安东县属奉天省辖。23年(1934年)10月属安东省。26年(1937年)12月,设立安东市,从安东县中析出,1949年4月,安东县属辽东省。1954年8月属辽宁省。1959年1月安东县隶属辽宁省安东市。1965年1月20日,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更名为东沟县。1993年6月18日,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归丹东市辖至今。

文物古迹

大孤山古建筑群

大孤山古建筑群大孤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朝,经历代修葺,建成合上庙(含圣水宫、王庙、三霄娘娘殿、禅堂、钟楼、观海亭、通灵塔),下庙(含天王殿、十王殿、殿、释迦殿、文昌宫、孔庙、财神殿、关帝殿、天后宫、吕祖庙、戏楼)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其楼 、阁、宫、殿、亭、台、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工艺精湛;道,儒,佛三教共和,聚于一处 .登高远眺,黄海碧波浩淼, 天空海阔,环顾奇峰,钟灵毓秀,“紫液圣泉”、" 半覆神殿”、"祖孙银杏”、“无字古碑”、“梨园孤楼”、“神宫“、”无双砖雕”、鸽洞云深”八大奇观,异彩纷呈,堪称“八绝”。千余年来,盛名远播海内外,实为旅游胜地。

自然资源

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除了青藏高原以外的其他水系都能见到。这种鱼的食性较杂,而且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生长速度也比较快,加上对温度的要求不高,所以饲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渔业资源

1、港湾养殖基地

东港市的港湾养殖是从1980年开始,最初是纯养对虾,年份是1992年,年产对虾13830吨,产值2.7亿元。1993年遭到虾病袭击,使养虾业跌入低谷。由于对虾养殖业不景气,开始进行以混养为主的养殖模式的探索。到2002年底,港湾养殖面积为11.8万亩,其中混养面积为11.4万亩,占港养总面积的96.4%。总产量为25358吨,实现总产值28854万元。其中对虾产量3731吨,产值11670万元;混养产量21627吨,产值17184万元。主要养殖品种有对虾,产量3600吨。南美白对虾,产量200吨、混养品种有文蛤,产量8500吨,吨价1.1万元、菲律宾蛤仔产量6300吨,吨价0.7万元、红鳍东方豚产量520吨,吨价9万元、三疣梭子蟹产量500吨,吨价6万元、牙鲆产量200吨,吨价7万元、海蜇产量1500吨,吨价1万元等。

2、滩涂贝类养殖基地

东港市的滩涂贝类养殖生产始于六十年代。近几年,由于0加大了对滩涂贝类养殖业的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东港市滩涂贝类管理站,加大了滩涂开发和管理的力度,使全市的滩涂贝类养殖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开发滩涂面积18.6万亩,实现产量42710吨,实现产值 25126万元。活贝出口19902吨,出口供货额达14538万元,养殖品种有菲律宾蛤仔杂色蛤2.3万吨,吨价0.7万元、文蛤3000吨,吨价1.1万元。还有四角蛤蜊、泥螺、青蛤、滩栖螺、缢蛏等小品种。

3、浅海养殖基地

浅海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东港市是从1993年开始开发浅海养殖,到2002年底,全市浅海开发面积为34万亩,实现产量36257吨,实现产值14101万元。出口贝类3050吨,出口供货额1872万元,养殖方式以底播为主,目前正在开发浅海筏式养殖。主要养殖品种有菲律宾蛤仔产量8000吨,吨价7000元、毛蚶产量1800吨,吨价6000元、魁蚶产量2000吨,吨价8000元。

4、稻田渔业基地

5、淡水鱼养殖基地

淡水鱼养殖是东港市的一项传统产业,具有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和生产模式,到2002年底,全市淡水鱼养殖面积达92442亩,实现产量15708吨,实现产值8981万元。为了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加强了对淡水鱼养殖生产的管理,逐渐使淡水鱼养殖生产从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向集约化养殖方式发展,使养殖品种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向名优特品种发展,除现有鲤、草、鲢、鳙、鲫、鲶、团头鲂、德国镜鲤等十几个养殖品种,还新开发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美国沟鲶、梭鲈等新品种。

6、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业在保护好渔业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加强和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积极发展外海作业,严格控制新增海洋捕捞渔船,坚决取缔“三无”渔船,同时搞好增殖放流工作,增加近海资源量。今年我们组织首批渔船进入韩国经济专属区进行捕捞作业,捕捞产量达到2000吨。2002年海洋捕捞产量为82051吨,实现产值46047万元。其中,鱼类产量24835吨,虾蟹类产量26844吨,贝类产量28933吨,海蜇产量1439吨,河豚400吨,牙鲆200吨。

7、设施渔业

设施渔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它是渔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根据该市的生产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指导方针,在养殖方式上采取室内外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降低了养殖成本,促进了该市设施渔业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实际养殖面积58300平方米,实现产量647吨。主要品种有牙鲆240吨、河豚200吨,实现产值2260万元。

8、水产品加工

全市有水产冷冻加工厂120多家,冷藏能力3.6万吨/次,冷冻能力2400吨/日。分布在全市沿海各乡镇,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大东、前阳、椅圈、孤山、菩萨庙等乡镇。

林业资源

林业用地面积 52989.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1.7%,森林总面积49855.2公顷,森林总蓄积量87.1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30.1%,森林资源主要集中于北部,中南部以农田防护林网为主。

森林按林种划分为:用材林面积 3909.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4%,防护林面积19444.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6.7%,特种用途林面积2592公顷,占林业有地面积的5.9%,经济林面积24139.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5.6%。

人工林面积(不包括疏林) 19790公顷,蓄积量404797立方米;天然林面积(不包括疏林)168.5公顷,蓄积量318901立方米。

该市生态公益林面积35022.1公顷。其中:水源涵养林面积13765.2公顷,国防林面积7739.4公顷,农田牧场防护林面积698.4公顷,环境保护林面积436公顷,风景林面积526.3公顷,护岸林面积468.4公顷,水土保持林面积635公顷。区划界定商品林面积17967.5公顷。

封山育林35万亩,其中封育水源涵养林25万亩,绿色通道封山5万亩,封育沙化蚕场5万亩。

从2002年开始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两年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7500亩,按规划要求,到2005年,将把该市现有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累计达到14万亩。

农业资源

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106万亩,,比去年减少3.1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6.3万亩,预计产量为29.83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30.5万亩,预计产量为12.81万吨;大豆播种面积4.1万亩,产量可达3460吨;薯类及杂粮播种面积5.1万亩,产量1.3万吨,预计粮食作物总产量为44.2万吨。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14.5万亩,年总产量60万吨,年总产值达8.64亿元。

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为28.3万亩,其中:草莓面积为8.6万亩,苹果8.9万亩,梨2.05 万亩,桃4.27万亩,李子0.5万亩,山楂0.41万亩,葡萄0.49万亩,杏 0.08 万亩,西、甜瓜为3万亩,年总产值已达到6.2亿元,已成为振兴东港市农村经济和全面奔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草莓在东港有80多年的栽培历史_是当地传统的优势种植业品种,九十年代以来_草莓作为东港农业开发重点产业_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04年春,生产面积达11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5亿元,全市有11万户农民从事草莓生产,上百家工贸企业从事草莓贸易和加工,草莓生产已经成为东港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东港草莓生产科技含量高,单产与果品品质处于水平,东港草莓生产以日光温室,早春大棚_露地生产三种栽培形式为主,从10月至第二年7月期间均有鲜果草莓上市。目前_在东港草莓品种的布局中,日光温室以西班牙杜克拉、图得拉、日本丰香、章姬为主载,早春大棚以荷兰卡尔特一号为主栽,露地生产主要用于深加工,以美国的哈尼为主栽。现在,东港草莓已经在商标局注册了“东港草莓”商标。是命名的一家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该市矿种有金、铜、铅、锌、高岭土、大理岩、石灰岩、滑石、硅石、花岗岩、地热、矿泉水等20种。其中金矿、“丹东绿”大理石及高岭土、石灰岩储量较大,质量较好为优势矿产,锰矿为丹东地区。现已发放采矿许可证136个,其中丹东市发证15个,省发证14个。

(一)黑色金属矿产

锰矿:

其一为黄土坎锰矿,1958年工作求得C2级富矿储量1972.5吨,贫矿储量11616.67吨,总计13589.17吨,现已停采。

其二为龙王庙锰矿点。

(二)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

金矿:主要分布于长安镇,规模不大,属五龙外围卫星矿,其中红石金矿经冶金107队工作,发现47条含金石英脉。油盘沟附近有含金石英脉数十条,是本区重点产金区。

铜矿:接梨树铜矿已知7条矿脉,估算铜储量2000吨,该矿很早曾开采。

(三)高岭土矿: 东港市优势矿产,大型矿床一处,中型矿床二处,主要分布在汤池镇、十字街镇、前阳镇。

汤池万宝高岭土矿探明D级以上储量1196.4万吨。

(四)滑石矿: 已知矿产地五处,分布在合隆、十字街、黄土坎、长安等地,估算储量20万吨。

(五)石灰岩: 已知矿产地4处,分布在黄土坎、马家岗、长安、新城、长山,保有储量400万吨,估算储量600万吨。

(六)大理石矿: 区内大理岩矿产地四处,分布在合隆、长安、黄土坎、前阳,保有储量60万立方米。

(七)硅石矿: 已知产地二处,产于长安镇及汤池镇,估算储量20万吨。

海洋资源

东港市海岸线93.3公里,有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106万亩,有滩涂36.3万亩,有虾池11.8万亩。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多种贝的繁衍、栖息、越冬、索饵的场所,也是辽宁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的鸭绿江口渔场、园山渔场就分布在东港市海域。

东港市淡水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市大、中、小型水库42座,有河流12条,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有可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近10万亩。

水田资源

全市有稻田67万亩,其中可利用养殖的稻田30余万亩。

0世纪广场

2021年2月3日,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县名单出炉,东港市榜上有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东港市位列第371名。

2021年1月,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东港市上榜。

2020年11月25日,公布第三批节水型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东港市上榜。

2019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推介东港市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县名单出炉,东港市在列。

2016年12月7日,东港市被命名为“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6年2月16日,东港市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2月1日,和安全监管总局确定东港市为2014—2015年度全国平安渔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