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养羊长得快 育肥羊养殖方法

羊完全可以圈养。

大片羊群养殖视频的简单介绍大片羊群养殖视频的简单介绍


大片羊群养殖视频的简单介绍


【附】棚圈养羊技术

棚圈养羊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面对养羊业发展的新形势,发展规模健康棚圈养羊,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具体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1.建造舒适的棚圈。

棚圈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处,应避开冬季风口、低洼易涝、泥流冲积的地段,并要考虑放牧、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2.5米、门宽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1.5-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2.搞好环境卫生。

棚圈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棚圈清洁、干燥、卫生,粪便与污物要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3.准备充足优质草料。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棚圈养羊成功的诀窍,要注意下列问题:

(1)饲草的加工采取秸秆青贮,一般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1天,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利用“百宝利”或EM菌发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2)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红薯不能给羊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脱毒处理后才可用,但一定要。

(3)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盐,在瘤胃中盐还原酶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盐,危害羊的健康,要饲喂。

4.搞好各生产环节。

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有:鉴定、剪毛、梳绒、配种、产羔和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5.制定合理免疫。

羊常见的传染病较多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危害应根据当地的特点,应向当地兽医主管理部门咨询,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时要注意:

(1)要了解被预防羊群的年龄、妊娠、泌乳及健康状况,体弱或原来就生病的羊预防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应说明清楚,或暂时不打预防针。

(2)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三个月,应暂时停止预防注射,以免造成。

(3)对半月龄以内的羔羊,除紧急免疫外,一般暂不注射。

(4)预防注射前,对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对预防接种的针头,应做到一头一换。

6.做好消毒工作。

棚圈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

7.定期进行驱虫。

羊易发寄生虫病,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以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保证羊只增膘肥壮和安全越冬。为了控制羊体外寄生虫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进行两次浴,常用的浴物有辛硫磷(0.25%-0.5%)、乳油(0.025%)、(0.2%)等。体内驱虫主要用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驱虫后1-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8.严格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一定要完善,羊从生产到出售,要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出入场检疫是所有检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现疫病时,方可让羊及其产品进场或出场。引进羊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运回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驱虫、消毒,没有注射过的还要补注,方可混群饲养。采用的饲料和用具,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

9.实施物预防。

棚圈养羊,物预防必不可少,常用的物有磺胺类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类,加入饲料和饮水中进行的群体物预防,但抗菌物不能长期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引起中毒或影响瘤胃的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7天即可,多选择气候多变,出现或断尾、去势、断奶前后投喂。 10.日常行为的观察。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只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者。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特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的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C,呼吸每分钟18-24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11.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万一出现,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只,都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扑灭。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1、选择生长速度快的肉羊品种。怎样养羊长的快,品种是非常关键的。国内羊品种繁多,生长速度异很大,快的一月可以二十多斤,慢的只生长几斤。北方地区想要羊长的快,可以选择小尾寒羊做母本,杜泊羊做父本进行杂交,繁殖的小羊进行育肥,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波尔山羊进行养殖,在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只生长期的波尔山羊每天可以增重半斤以上。

2、发展圈养羊。圈养羊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放养羊。圈养羊活动量小,从而减少了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些能量用于生长上面,所以圈养羊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放养羊。

3、科学配料,科学喂养。怎样养羊长的快,配料喂养有讲究。羊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草的营养价值低,能量少,是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长。所以一定要给羊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且营养一定要均衡全面,这样才有利于羊只的生长。

精饲料配方为,玉米0.6份,豆粕0.2份,麦麸0.15份,羊预混料0.05份,喂的时候40%的精饲料混合60%的粗饲料进行饲喂。精饲料一定不要高于40%因为高于40%,羊就容易消化不良;不要低于30%,低于30%就会造成营养不足,降低羊只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养羊的利润。

4、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怎样养羊长的快,添加剂少不了。添加剂能更好的促进肉羊的采食量、消化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羊的生长数度,提高养羊的利润。

但是选择添加剂的时候,不要因盲目追求怎样养羊长的快,而选择命令禁止的添加剂。大家选择添加剂一定要选择,饲料中允许使用,对羊只的健康,以及屠宰后羊肉的安全没有影响的添加剂。

扩展资料:

养羊注意事项

自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冷暖空气交替频繁,连续遭遇“春寒”。而此时青黄不接,羊群经冬季的枯草期,已经消耗了很多的营养,抗病力,身体瘦弱,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羊群,管理手段落后,饲养方式粗放,经常发生母羊和羊现象。

俗话说 “三月羊,靠倒墙”,早春季节是羊群最难度过的关键时期。重视羊群的春季管理、补充足够的饲料饲草、做好羊群春季防病工作至关重要,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放牧饲养

早春季节是母羊产羔和哺乳的重要时期,放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生产。初春牧草枯黄且缺乏多汁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此时光靠放牧,很难满足羊的营养需要。此时放牧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运动,恢复膘情。

放牧时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春季风大,羊只瘦弱,应采取顶风出牧,顺风归牧的放牧方式,尽量缩短放牧距离,防止体力消耗。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放牧过量的草料,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

出牧前先给羊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的时间,待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时也应在出牧前适当补料。

一般对羊的饲喂顺序是:先饮水,然后喂草,待羊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然后给羊喂饮淡盐水,待羊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这样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只采食过量嫩草引起瘤胃胀气或中毒,造成羊只亡。

2、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

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只饮水要少量勤添,是添加温水,羊只白天饮足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

3、精心饲养管理

春季天气冷,牧草枯黄,羊体能消耗增大,育成羊进入瘦弱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亡。首先要抓春膘,增强羊的抵抗能力。

羊只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满足供给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克的玉米、大麦、黄豆、蚕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种公羊此时处于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加强运动,合理放牧,为配种期奠定基础。要求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品质,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母羊处于哺乳期,要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羊产后20-30小时乳汁的多少,是早春羔羊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母羊泌乳力,应给母羊喂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并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4、搞好环境卫生

场地圈舍要干燥,排水要方便,圈舍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羊体洁净。春季雨水多,温、湿度适宜,细菌繁殖速度快,容易致羊发病。羊舍内应勤除粪、勤打扫、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用生石灰和草木灰对舍内吸潮消毒。

羊外出放牧后,应将舍内门窗打开透风换气,排出舍内氨气、潮气,避免有害气体使羊的代谢机能减弱,妨碍羊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活动。羊放牧回舍后,应及时擦除羊体上的泥土,并特别注意对羊腿、羊蹄间泥土的清除,经常保持羊体的清洁卫生。

另外,春季给羊补喂的草料一般都是上年储存的,由于储存时间长,到春季使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霉变,羊使用后常会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翻晒去霉或水洗去霉,避免羊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

养羊技术及羊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羊完全可以圈养。

【附】棚圈养羊技术

棚圈养羊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面对养羊业发展的新形势,发展规模健康棚圈养羊,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具体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1.建造舒适的棚圈。

棚圈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处,应避开冬季风口、低洼易涝、泥流冲积的地段,并要考虑放牧、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2.5米、门宽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1.5-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2.搞好环境卫生。

棚圈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棚圈清洁、干燥、卫生,粪便与污物要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3.准备充足优质草料。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棚圈养羊成功的诀窍,要注意下列问题:

(1)饲草的加工采取秸秆青贮,一般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1天,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利用“百宝利”或EM菌发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2)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红薯不能给羊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脱毒处理后才可用,但一定要。

(3)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盐,在瘤胃中盐还原酶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盐,危害羊的健康,要饲喂。

4.搞好各生产环节。

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有:鉴定、剪毛、梳绒、配种、产羔和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5.制定合理免疫。

羊常见的传染病较多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危害应根据当地的特点,应向当地兽医主管理部门咨询,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时要注意:

(1)要了解被预防羊群的年龄、妊娠、泌乳及健康状况,体弱或原来就生病的羊预防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应说明清楚,或暂时不打预防针。

(2)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三个月,应暂时停止预防注射,以免造成。

(3)对半月龄以内的羔羊,除紧急免疫外,一般暂不注射。

(4)预防注射前,对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对预防接种的针头,应做到一头一换。

6.做好消毒工作。

棚圈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

7.定期进行驱虫。

羊易发寄生虫病,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以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保证羊只增膘肥壮和安全越冬。为了控制羊体外寄生虫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进行两次浴,常用的浴物有辛硫磷(0.25%-0.5%)、乳油(0.025%)、(0.2%)等。体内驱虫主要用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驱虫后1-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8.严格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一定要完善,羊从生产到出售,要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出入场检疫是所有检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现疫病时,方可让羊及其产品进场或出场。引进羊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运回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驱虫、消毒,没有注射过的还要补注,方可混群饲养。采用的饲料和用具,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

9.实施物预防。

棚圈养羊,物预防必不可少,常用的物有磺胺类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类,加入饲料和饮水中进行的群体物预防,但抗菌物不能长期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引起中毒或影响瘤胃的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7天即可,多选择气候多变,出现或断尾、去势、断奶前后投喂。 10.日常行为的观察。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只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者。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特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的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C,呼吸每分钟18-24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11.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万一出现,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只,都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扑灭。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1、选择生长速度快的肉羊品种。怎样养羊长的快,品种是非常关键的。国内羊品种繁多,生长速度异很大,快的一月可以二十多斤,慢的只生长几斤。北方地区想要羊长的快,可以选择小尾寒羊做母本,杜泊羊做父本进行杂交,繁殖的小羊进行育肥,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波尔山羊进行养殖,在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只生长期的波尔山羊每天可以增重半斤以上。

2、发展圈养羊。圈养羊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放养羊。圈养羊活动量小,从而减少了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些能量用于生长上面,所以圈养羊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放养羊。

3、科学配料,科学喂养。怎样养羊长的快,配料喂养有讲究。羊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草的营养价值低,能量少,是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长。所以一定要给羊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且营养一定要均衡全面,这样才有利于羊只的生长。

精饲料配方为,玉米0.6份,豆粕0.2份,麦麸0.15份,羊预混料0.05份,喂的时候40%的精饲料混合60%的粗饲料进行饲喂。精饲料一定不要高于40%因为高于40%,羊就容易消化不良;不要低于30%,低于30%就会造成营养不足,降低羊只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养羊的利润。

4、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怎样养羊长的快,添加剂少不了。添加剂能更好的促进肉羊的采食量、消化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羊的生长数度,提高养羊的利润。

但是选择添加剂的时候,不要因盲目追求怎样养羊长的快,而选择命令禁止的添加剂。大家选择添加剂一定要选择,饲料中允许使用,对羊只的健康,以及屠宰后羊肉的安全没有影响的添加剂。

扩展资料:

养羊注意事项

自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冷暖空气交替频繁,连续遭遇“春寒”。而此时青黄不接,羊群经冬季的枯草期,已经消耗了很多的营养,抗病力,身体瘦弱,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羊群,管理手段落后,饲养方式粗放,经常发生母羊和羊现象。

俗话说 “三月羊,靠倒墙”,早春季节是羊群最难度过的关键时期。重视羊群的春季管理、补充足够的饲料饲草、做好羊群春季防病工作至关重要,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放牧饲养

早春季节是母羊产羔和哺乳的重要时期,放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生产。初春牧草枯黄且缺乏多汁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此时光靠放牧,很难满足羊的营养需要。此时放牧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运动,恢复膘情。

放牧时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春季风大,羊只瘦弱,应采取顶风出牧,顺风归牧的放牧方式,尽量缩短放牧距离,防止体力消耗。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放牧过量的草料,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

出牧前先给羊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的时间,待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时也应在出牧前适当补料。

一般对羊的饲喂顺序是:先饮水,然后喂草,待羊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然后给羊喂饮淡盐水,待羊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这样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只采食过量嫩草引起瘤胃胀气或中毒,造成羊只亡。

2、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

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只饮水要少量勤添,是添加温水,羊只白天饮足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

3、精心饲养管理

春季天气冷,牧草枯黄,羊体能消耗增大,育成羊进入瘦弱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亡。首先要抓春膘,增强羊的抵抗能力。

羊只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满足供给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克的玉米、大麦、黄豆、蚕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种公羊此时处于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加强运动,合理放牧,为配种期奠定基础。要求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品质,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母羊处于哺乳期,要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羊产后20-30小时乳汁的多少,是早春羔羊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母羊泌乳力,应给母羊喂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并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4、搞好环境卫生

场地圈舍要干燥,排水要方便,圈舍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羊体洁净。春季雨水多,温、湿度适宜,细菌繁殖速度快,容易致羊发病。羊舍内应勤除粪、勤打扫、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用生石灰和草木灰对舍内吸潮消毒。

羊外出放牧后,应将舍内门窗打开透风换气,排出舍内氨气、潮气,避免有害气体使羊的代谢机能减弱,妨碍羊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活动。羊放牧回舍后,应及时擦除羊体上的泥土,并特别注意对羊腿、羊蹄间泥土的清除,经常保持羊体的清洁卫生。

另外,春季给羊补喂的草料一般都是上年储存的,由于储存时间长,到春季使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霉变,羊使用后常会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翻晒去霉或水洗去霉,避免羊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

农户养羊,不能只依靠放牧,应在庭院闲地建造能防风避雨的简易圈舍,单纯依靠放牧,生产力不稳定,夏秋抓膘阶段体重上升,冬春保膘阶段生长发育缓慢。要随四季变化,夏秋不补料,入冬,昼短夜长,需补充优良饲料,冬春实行牧舍结合,防止“冬瘦、春乏”。

另外山区由于退耕还林禁止放牧,平原地区农民开荒种地,可供放牧的范围愈来愈小,因而农户养羊采取半牧半舍饲最为适合。半牧半舍饲的优点:青草季节,羊能采食各种营养物质的青饲料,不仅能满足生理需要,加上游走放牧,锻炼了体质,达到了促进健康之目的。

放牧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除饮羊用淡盐水外,可以不补料,降低投入。舍饲在阴雨季节,冬春之季充分发挥作用,按时加草补料,使羊的生活有规律,防止饥一顿饱一顿,影响羊只健康。

养羊技术:

由于近阶段羊毛价格持续在较低价位, 而羊肉价格上扬,养羊业呈现向肉用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少牧区将已改良的细毛羊及其杂交种羊用本地肉羊回交, 以增加产肉能力, 继而形成牧区扩繁, 农区短期强度育肥的生产方式。

在未来十年中,羊业行业将逐步向全产业链方向或化方向发展,生产、屠宰、产品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运营。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养殖羊的方法,能完全圈养吗

羊完全可以圈养。

【附】棚圈养羊技术

棚圈养羊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面对养羊业发展的新形势,发展规模健康棚圈养羊,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具体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1.建造舒适的棚圈。

棚圈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处,应避开冬季风口、低洼易涝、泥流冲积的地段,并要考虑放牧、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2.5米、门宽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1.5-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2.搞好环境卫生。

棚圈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棚圈清洁、干燥、卫生,粪便与污物要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3.准备充足优质草料。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棚圈养羊成功的诀窍,要注意下列问题:

(1)饲草的加工采取秸秆青贮,一般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1天,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利用“百宝利”或EM菌发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2)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红薯不能给羊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脱毒处理后才可用,但一定要。

(3)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盐,在瘤胃中盐还原酶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盐,危害羊的健康,要饲喂。

4.搞好各生产环节。

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有:鉴定、剪毛、梳绒、配种、产羔和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5.制定合理免疫。

羊常见的传染病较多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危害应根据当地的特点,应向当地兽医主管理部门咨询,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时要注意:

(1)要了解被预防羊群的年龄、妊娠、泌乳及健康状况,体弱或原来就生病的羊预防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应说明清楚,或暂时不打预防针。

(2)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三个月,应暂时停止预防注射,以免造成。

(3)对半月龄以内的羔羊,除紧急免疫外,一般暂不注射。

(4)预防注射前,对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对预防接种的针头,应做到一头一换。

6.做好消毒工作。

棚圈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

7.定期进行驱虫。

羊易发寄生虫病,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以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保证羊只增膘肥壮和安全越冬。为了控制羊体外寄生虫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进行两次浴,常用的浴物有辛硫磷(0.25%-0.5%)、乳油(0.025%)、(0.2%)等。体内驱虫主要用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驱虫后1-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8.严格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一定要完善,羊从生产到出售,要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出入场检疫是所有检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现疫病时,方可让羊及其产品进场或出场。引进羊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运回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驱虫、消毒,没有注射过的还要补注,方可混群饲养。采用的饲料和用具,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

9.实施物预防。

棚圈养羊,物预防必不可少,常用的物有磺胺类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类,加入饲料和饮水中进行的群体物预防,但抗菌物不能长期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引起中毒或影响瘤胃的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7天即可,多选择气候多变,出现或断尾、去势、断奶前后投喂。 10.日常行为的观察。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只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者。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特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的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C,呼吸每分钟18-24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11.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万一出现,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只,都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扑灭。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怎么养殖肉羊

羊完全可以圈养。

【附】棚圈养羊技术

棚圈养羊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面对养羊业发展的新形势,发展规模健康棚圈养羊,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具体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1.建造舒适的棚圈。

棚圈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处,应避开冬季风口、低洼易涝、泥流冲积的地段,并要考虑放牧、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2.5米、门宽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1.5-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2.搞好环境卫生。

棚圈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棚圈清洁、干燥、卫生,粪便与污物要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3.准备充足优质草料。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棚圈养羊成功的诀窍,要注意下列问题:

(1)饲草的加工采取秸秆青贮,一般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1天,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利用“百宝利”或EM菌发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2)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红薯不能给羊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脱毒处理后才可用,但一定要。

(3)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盐,在瘤胃中盐还原酶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盐,危害羊的健康,要饲喂。

4.搞好各生产环节。

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有:鉴定、剪毛、梳绒、配种、产羔和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5.制定合理免疫。

羊常见的传染病较多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危害应根据当地的特点,应向当地兽医主管理部门咨询,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时要注意:

(1)要了解被预防羊群的年龄、妊娠、泌乳及健康状况,体弱或原来就生病的羊预防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应说明清楚,或暂时不打预防针。

(2)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三个月,应暂时停止预防注射,以免造成。

(3)对半月龄以内的羔羊,除紧急免疫外,一般暂不注射。

(4)预防注射前,对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对预防接种的针头,应做到一头一换。

6.做好消毒工作。

棚圈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

7.定期进行驱虫。

羊易发寄生虫病,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以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保证羊只增膘肥壮和安全越冬。为了控制羊体外寄生虫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进行两次浴,常用的浴物有辛硫磷(0.25%-0.5%)、乳油(0.025%)、(0.2%)等。体内驱虫主要用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驱虫后1-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8.严格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一定要完善,羊从生产到出售,要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出入场检疫是所有检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现疫病时,方可让羊及其产品进场或出场。引进羊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运回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驱虫、消毒,没有注射过的还要补注,方可混群饲养。采用的饲料和用具,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

9.实施物预防。

棚圈养羊,物预防必不可少,常用的物有磺胺类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类,加入饲料和饮水中进行的群体物预防,但抗菌物不能长期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引起中毒或影响瘤胃的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7天即可,多选择气候多变,出现或断尾、去势、断奶前后投喂。 10.日常行为的观察。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只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者。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特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的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C,呼吸每分钟18-24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11.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万一出现,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只,都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扑灭。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1、选择生长速度快的肉羊品种。怎样养羊长的快,品种是非常关键的。国内羊品种繁多,生长速度异很大,快的一月可以二十多斤,慢的只生长几斤。北方地区想要羊长的快,可以选择小尾寒羊做母本,杜泊羊做父本进行杂交,繁殖的小羊进行育肥,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波尔山羊进行养殖,在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只生长期的波尔山羊每天可以增重半斤以上。

2、发展圈养羊。圈养羊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放养羊。圈养羊活动量小,从而减少了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些能量用于生长上面,所以圈养羊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放养羊。

3、科学配料,科学喂养。怎样养羊长的快,配料喂养有讲究。羊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草的营养价值低,能量少,是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长。所以一定要给羊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且营养一定要均衡全面,这样才有利于羊只的生长。

精饲料配方为,玉米0.6份,豆粕0.2份,麦麸0.15份,羊预混料0.05份,喂的时候40%的精饲料混合60%的粗饲料进行饲喂。精饲料一定不要高于40%因为高于40%,羊就容易消化不良;不要低于30%,低于30%就会造成营养不足,降低羊只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养羊的利润。

4、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怎样养羊长的快,添加剂少不了。添加剂能更好的促进肉羊的采食量、消化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羊的生长数度,提高养羊的利润。

但是选择添加剂的时候,不要因盲目追求怎样养羊长的快,而选择命令禁止的添加剂。大家选择添加剂一定要选择,饲料中允许使用,对羊只的健康,以及屠宰后羊肉的安全没有影响的添加剂。

扩展资料:

养羊注意事项

自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冷暖空气交替频繁,连续遭遇“春寒”。而此时青黄不接,羊群经冬季的枯草期,已经消耗了很多的营养,抗病力,身体瘦弱,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羊群,管理手段落后,饲养方式粗放,经常发生母羊和羊现象。

俗话说 “三月羊,靠倒墙”,早春季节是羊群最难度过的关键时期。重视羊群的春季管理、补充足够的饲料饲草、做好羊群春季防病工作至关重要,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放牧饲养

早春季节是母羊产羔和哺乳的重要时期,放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生产。初春牧草枯黄且缺乏多汁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此时光靠放牧,很难满足羊的营养需要。此时放牧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运动,恢复膘情。

放牧时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春季风大,羊只瘦弱,应采取顶风出牧,顺风归牧的放牧方式,尽量缩短放牧距离,防止体力消耗。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放牧过量的草料,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

出牧前先给羊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的时间,待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时也应在出牧前适当补料。

一般对羊的饲喂顺序是:先饮水,然后喂草,待羊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然后给羊喂饮淡盐水,待羊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这样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只采食过量嫩草引起瘤胃胀气或中毒,造成羊只亡。

2、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

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只饮水要少量勤添,是添加温水,羊只白天饮足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

3、精心饲养管理

春季天气冷,牧草枯黄,羊体能消耗增大,育成羊进入瘦弱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亡。首先要抓春膘,增强羊的抵抗能力。

羊只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满足供给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克的玉米、大麦、黄豆、蚕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种公羊此时处于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加强运动,合理放牧,为配种期奠定基础。要求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品质,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母羊处于哺乳期,要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羊产后20-30小时乳汁的多少,是早春羔羊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母羊泌乳力,应给母羊喂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并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4、搞好环境卫生

场地圈舍要干燥,排水要方便,圈舍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羊体洁净。春季雨水多,温、湿度适宜,细菌繁殖速度快,容易致羊发病。羊舍内应勤除粪、勤打扫、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用生石灰和草木灰对舍内吸潮消毒。

羊外出放牧后,应将舍内门窗打开透风换气,排出舍内氨气、潮气,避免有害气体使羊的代谢机能减弱,妨碍羊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活动。羊放牧回舍后,应及时擦除羊体上的泥土,并特别注意对羊腿、羊蹄间泥土的清除,经常保持羊体的清洁卫生。

另外,春季给羊补喂的草料一般都是上年储存的,由于储存时间长,到春季使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霉变,羊使用后常会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翻晒去霉或水洗去霉,避免羊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

农户养羊,不能只依靠放牧,应在庭院闲地建造能防风避雨的简易圈舍,单纯依靠放牧,生产力不稳定,夏秋抓膘阶段体重上升,冬春保膘阶段生长发育缓慢。要随四季变化,夏秋不补料,入冬,昼短夜长,需补充优良饲料,冬春实行牧舍结合,防止“冬瘦、春乏”。

另外山区由于退耕还林禁止放牧,平原地区农民开荒种地,可供放牧的范围愈来愈小,因而农户养羊采取半牧半舍饲最为适合。半牧半舍饲的优点:青草季节,羊能采食各种营养物质的青饲料,不仅能满足生理需要,加上游走放牧,锻炼了体质,达到了促进健康之目的。

放牧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除饮羊用淡盐水外,可以不补料,降低投入。舍饲在阴雨季节,冬春之季充分发挥作用,按时加草补料,使羊的生活有规律,防止饥一顿饱一顿,影响羊只健康。

养羊技术:

由于近阶段羊毛价格持续在较低价位, 而羊肉价格上扬,养羊业呈现向肉用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少牧区将已改良的细毛羊及其杂交种羊用本地肉羊回交, 以增加产肉能力, 继而形成牧区扩繁, 农区短期强度育肥的生产方式。

在未来十年中,羊业行业将逐步向全产业链方向或化方向发展,生产、屠宰、产品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运营。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1、抓放牧 抢秋膘

深秋气候转凉,草已枯黄,天短夜又长,放牧时间不够用,只靠白天放牧羊吃不饱,应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下霜后要晚出晚归,使每只羊都能吃上草、吃得饱。秋收后,要及时把羊群赶到收过庄稼的地里,遛秋茬,捡食杂草和散落的粮食,抓的好,上膘快,也是抢抓秋膘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结合起来抓,就能使羊群尽快增膘复壮,为安全过冬打个好基础。

--------------------------------------

2、备足草 冬膘好

羊是草食动物,应以喂草为主,为保住冬羊不掉膘,就要备足羊群过冬的草料,这是保证羊群过冬的物质基础。应按羊的头数和需要的数量,广泛收集各种青草、干草、树叶、菜帮、菜叶及农作物秸秆,都可经过氨化、碱化和堆贮饲喂,也可制作青贮和发酵饲料喂。精料中,玉米、大麦、麸皮及饼粕和农副产品酒糟等都是喂羊的好饲料,但饲料要搭配喂,做到多样化。

x

--------------------------------------

3、住暖圈 防感冒

俗话说“圈暖三分膘”,入冬前一定要把羊圈修缮好,羊舍要保暖,老牧人说羊“冷在风里”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要防止贼风侵入,门窗要用塑料薄膜封闭好,夜间挂草帘,地面要干燥,不上冻,防止阴冷潮湿。因为羊舍多处透风、过冷,羊体养料的消耗就要增加,即使喂得再好,也难保冬膘。因此减少羊体损失热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修好暖舍,在严寒的冬季,只要让羊住进温暖的圈舍里,就能大大减少羊体热量的散失,就能避免羊着凉,防止感冒,羊过冬也就有了保证。

--------------------------------------

4、巧冬牧 夜补料

冬季羊大多已怀孕,天气虽冷,但也不能总在圈里卧着不动,对孕羊和胎儿生长发育都不利,应结合放牧进行适当的运动,还节省饲草。冬牧羊群,应选择背风向阳低洼暖和的沟里放牧,以防大风侵袭。羊冬牧应晚出早归,要顶风出牧,顺风归牧。因为晚出早归是一天中较暖的一段时间。顶风放牧,可防止把被毛吹开,有利于保暖,但白天放牧吃不饱,晚上回来要喂夜食补料,羊是反刍动物,消化能力强,可加喂夜草和补喂精料并适量加喂矿物质饲料,以满足种羊、孕羊和胎儿营养的双重需要。

--------------------------------------

5、盐开胃 水喝饱

有人说冬羊难养,盐水恋膘。意思是说羊虽难养,只要把盐加进水里饮羊,羊就会多吃草,爱喝水,就容易上膘,是有道理的。盐开胃口,能吃能助消化,还能止酵,羊不易胀肚,吃得好,发病少。如饮水不足,羊的百叶(瓣胃)和鼻子就发干,羊就不爱吃草,还容易得百叶干病。但羊不能喝太冷的水,更不能饮冰水和井水,因为冬季天冷,再喝一肚子冷水会使体温骤降,容易感冒发烧。特别是孕羊受不了,容易,损失就大了,所以饮温水。

没有条件时,可饮给深井水,但要现打现饮,防止久放变冷,或把水缸放在室内,饮给室温水,温度约在10℃,就能减轻对胃肠的有害。

--------------------------------------

6、保安全 防流羔

进入冬季,天寒雪大路滑,正是母羊怀孕期,要注意保胎,放牧时要注意防惊吓、跌滑,不走陡坡,不过沟,不走险路。禁止野狗干扰,以免惊群炸群。孕羊出入圈门防止拥挤,挤压和顶架,以保证孕羊的安全,避免。放牧孕羊,不要离家太远,防止过累或产羔,以便及时处理。遇有大风雪天,可不必出牧,以保证孕羊的安全和顺利

羊的养殖方法

羊完全可以圈养。

【附】棚圈养羊技术

棚圈养羊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又可开辟饲草资源,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放牧相比,羊只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面对养羊业发展的新形势,发展规模健康棚圈养羊,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具体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1.建造舒适的棚圈。

棚圈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处,应避开冬季风口、低洼易涝、泥流冲积的地段,并要考虑放牧、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敞棚式一般后墙高度为1.8米、棚顶倾斜度为15度,全封闭式墙高2.3-2.5米、门宽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铺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约占面积1.5-2平方米;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舍外设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可让羊在运动场上自由活动,采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同时栏舍空气状况也可恢复。

2.搞好环境卫生。

棚圈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棚圈清洁、干燥、卫生,粪便与污物要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3.准备充足优质草料。

草料的准备和调制是棚圈养羊成功的诀窍,要注意下列问题:

(1)饲草的加工采取秸秆青贮,一般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1天,铡成0.5-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利用“百宝利”或EM菌发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2)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红薯不能给羊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脱毒处理后才可用,但一定要。

(3)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盐,在瘤胃中盐还原酶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盐,危害羊的健康,要饲喂。

4.搞好各生产环节。

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有:鉴定、剪毛、梳绒、配种、产羔和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5.制定合理免疫。

羊常见的传染病较多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炭疽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危害应根据当地的特点,应向当地兽医主管理部门咨询,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时要注意:

(1)要了解被预防羊群的年龄、妊娠、泌乳及健康状况,体弱或原来就生病的羊预防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应说明清楚,或暂时不打预防针。

(2)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三个月,应暂时停止预防注射,以免造成。

(3)对半月龄以内的羔羊,除紧急免疫外,一般暂不注射。

(4)预防注射前,对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对预防接种的针头,应做到一头一换。

6.做好消毒工作。

棚圈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整个羊舍用2-4%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做好登记。

7.定期进行驱虫。

羊易发寄生虫病,一般在春季4-5月份和秋末10-11月份各驱虫1次,当年羔羊应在7-8月份驱虫1次,以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保证羊只增膘肥壮和安全越冬。为了控制羊体外寄生虫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进行两次浴,常用的浴物有辛硫磷(0.25%-0.5%)、乳油(0.025%)、(0.2%)等。体内驱虫主要用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驱虫后1-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8.严格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一定要完善,羊从生产到出售,要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出入场检疫是所有检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现疫病时,方可让羊及其产品进场或出场。引进羊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运回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驱虫、消毒,没有注射过的还要补注,方可混群饲养。采用的饲料和用具,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

9.实施物预防。

棚圈养羊,物预防必不可少,常用的物有磺胺类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类,加入饲料和饮水中进行的群体物预防,但抗菌物不能长期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引起中毒或影响瘤胃的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7天即可,多选择气候多变,出现或断尾、去势、断奶前后投喂。 10.日常行为的观察。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只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者。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特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的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C,呼吸每分钟18-24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11.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万一出现,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只,都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扑灭。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1、选择生长速度快的肉羊品种。怎样养羊长的快,品种是非常关键的。国内羊品种繁多,生长速度异很大,快的一月可以二十多斤,慢的只生长几斤。北方地区想要羊长的快,可以选择小尾寒羊做母本,杜泊羊做父本进行杂交,繁殖的小羊进行育肥,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波尔山羊进行养殖,在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只生长期的波尔山羊每天可以增重半斤以上。

2、发展圈养羊。圈养羊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放养羊。圈养羊活动量小,从而减少了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些能量用于生长上面,所以圈养羊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放养羊。

3、科学配料,科学喂养。怎样养羊长的快,配料喂养有讲究。羊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草的营养价值低,能量少,是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长。所以一定要给羊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且营养一定要均衡全面,这样才有利于羊只的生长。

精饲料配方为,玉米0.6份,豆粕0.2份,麦麸0.15份,羊预混料0.05份,喂的时候40%的精饲料混合60%的粗饲料进行饲喂。精饲料一定不要高于40%因为高于40%,羊就容易消化不良;不要低于30%,低于30%就会造成营养不足,降低羊只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养羊的利润。

4、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怎样养羊长的快,添加剂少不了。添加剂能更好的促进肉羊的采食量、消化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羊的生长数度,提高养羊的利润。

但是选择添加剂的时候,不要因盲目追求怎样养羊长的快,而选择命令禁止的添加剂。大家选择添加剂一定要选择,饲料中允许使用,对羊只的健康,以及屠宰后羊肉的安全没有影响的添加剂。

扩展资料:

养羊注意事项

自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冷暖空气交替频繁,连续遭遇“春寒”。而此时青黄不接,羊群经冬季的枯草期,已经消耗了很多的营养,抗病力,身体瘦弱,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羊群,管理手段落后,饲养方式粗放,经常发生母羊和羊现象。

俗话说 “三月羊,靠倒墙”,早春季节是羊群最难度过的关键时期。重视羊群的春季管理、补充足够的饲料饲草、做好羊群春季防病工作至关重要,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放牧饲养

早春季节是母羊产羔和哺乳的重要时期,放牧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生产。初春牧草枯黄且缺乏多汁饲料,营养价值较低,此时光靠放牧,很难满足羊的营养需要。此时放牧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运动,恢复膘情。

放牧时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春季风大,羊只瘦弱,应采取顶风出牧,顺风归牧的放牧方式,尽量缩短放牧距离,防止体力消耗。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放牧时不要一次性放牧过量的草料,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

出牧前先给羊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的时间,待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全天放牧时也应在出牧前适当补料。

一般对羊的饲喂顺序是:先饮水,然后喂草,待羊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然后给羊喂饮淡盐水,待羊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这样既能防止羊群因“跑青”掉膘,又能防止羊只采食过量嫩草引起瘤胃胀气或中毒,造成羊只亡。

2、注意防寒保暖

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

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只饮水要少量勤添,是添加温水,羊只白天饮足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

3、精心饲养管理

春季天气冷,牧草枯黄,羊体能消耗增大,育成羊进入瘦弱期,对营养需求量增大,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亡。首先要抓春膘,增强羊的抵抗能力。

羊只放牧回舍后还应加喂一定量的野草和补料,并满足供给羊饮水,让羊吃饱喝足。每天每只羊补喂的精料为20-30克食盐和200~克的玉米、大麦、黄豆、蚕豆、饼类等粉碎的混合料。

种公羊此时处于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加强运动,合理放牧,为配种期奠定基础。要求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品质,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母羊处于哺乳期,要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羊产后20-30小时乳汁的多少,是早春羔羊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母羊泌乳力,应给母羊喂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并注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4、搞好环境卫生

场地圈舍要干燥,排水要方便,圈舍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羊体洁净。春季雨水多,温、湿度适宜,细菌繁殖速度快,容易致羊发病。羊舍内应勤除粪、勤打扫、勤晒和勤换垫草,并不定期地用生石灰和草木灰对舍内吸潮消毒。

羊外出放牧后,应将舍内门窗打开透风换气,排出舍内氨气、潮气,避免有害气体使羊的代谢机能减弱,妨碍羊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活动。羊放牧回舍后,应及时擦除羊体上的泥土,并特别注意对羊腿、羊蹄间泥土的清除,经常保持羊体的清洁卫生。

另外,春季给羊补喂的草料一般都是上年储存的,由于储存时间长,到春季使用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霉变,羊使用后常会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翻晒去霉或水洗去霉,避免羊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

农户养羊,不能只依靠放牧,应在庭院闲地建造能防风避雨的简易圈舍,单纯依靠放牧,生产力不稳定,夏秋抓膘阶段体重上升,冬春保膘阶段生长发育缓慢。要随四季变化,夏秋不补料,入冬,昼短夜长,需补充优良饲料,冬春实行牧舍结合,防止“冬瘦、春乏”。

另外山区由于退耕还林禁止放牧,平原地区农民开荒种地,可供放牧的范围愈来愈小,因而农户养羊采取半牧半舍饲最为适合。半牧半舍饲的优点:青草季节,羊能采食各种营养物质的青饲料,不仅能满足生理需要,加上游走放牧,锻炼了体质,达到了促进健康之目的。

放牧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除饮羊用淡盐水外,可以不补料,降低投入。舍饲在阴雨季节,冬春之季充分发挥作用,按时加草补料,使羊的生活有规律,防止饥一顿饱一顿,影响羊只健康。

养羊技术:

由于近阶段羊毛价格持续在较低价位, 而羊肉价格上扬,养羊业呈现向肉用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少牧区将已改良的细毛羊及其杂交种羊用本地肉羊回交, 以增加产肉能力, 继而形成牧区扩繁, 农区短期强度育肥的生产方式。

在未来十年中,羊业行业将逐步向全产业链方向或化方向发展,生产、屠宰、产品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运营。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1、抓放牧 抢秋膘

深秋气候转凉,草已枯黄,天短夜又长,放牧时间不够用,只靠白天放牧羊吃不饱,应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下霜后要晚出晚归,使每只羊都能吃上草、吃得饱。秋收后,要及时把羊群赶到收过庄稼的地里,遛秋茬,捡食杂草和散落的粮食,抓的好,上膘快,也是抢抓秋膘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结合起来抓,就能使羊群尽快增膘复壮,为安全过冬打个好基础。

--------------------------------------

2、备足草 冬膘好

羊是草食动物,应以喂草为主,为保住冬羊不掉膘,就要备足羊群过冬的草料,这是保证羊群过冬的物质基础。应按羊的头数和需要的数量,广泛收集各种青草、干草、树叶、菜帮、菜叶及农作物秸秆,都可经过氨化、碱化和堆贮饲喂,也可制作青贮和发酵饲料喂。精料中,玉米、大麦、麸皮及饼粕和农副产品酒糟等都是喂羊的好饲料,但饲料要搭配喂,做到多样化。

x

--------------------------------------

3、住暖圈 防感冒

俗话说“圈暖三分膘”,入冬前一定要把羊圈修缮好,羊舍要保暖,老牧人说羊“冷在风里”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要防止贼风侵入,门窗要用塑料薄膜封闭好,夜间挂草帘,地面要干燥,不上冻,防止阴冷潮湿。因为羊舍多处透风、过冷,羊体养料的消耗就要增加,即使喂得再好,也难保冬膘。因此减少羊体损失热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修好暖舍,在严寒的冬季,只要让羊住进温暖的圈舍里,就能大大减少羊体热量的散失,就能避免羊着凉,防止感冒,羊过冬也就有了保证。

--------------------------------------

4、巧冬牧 夜补料

冬季羊大多已怀孕,天气虽冷,但也不能总在圈里卧着不动,对孕羊和胎儿生长发育都不利,应结合放牧进行适当的运动,还节省饲草。冬牧羊群,应选择背风向阳低洼暖和的沟里放牧,以防大风侵袭。羊冬牧应晚出早归,要顶风出牧,顺风归牧。因为晚出早归是一天中较暖的一段时间。顶风放牧,可防止把被毛吹开,有利于保暖,但白天放牧吃不饱,晚上回来要喂夜食补料,羊是反刍动物,消化能力强,可加喂夜草和补喂精料并适量加喂矿物质饲料,以满足种羊、孕羊和胎儿营养的双重需要。

--------------------------------------

5、盐开胃 水喝饱

有人说冬羊难养,盐水恋膘。意思是说羊虽难养,只要把盐加进水里饮羊,羊就会多吃草,爱喝水,就容易上膘,是有道理的。盐开胃口,能吃能助消化,还能止酵,羊不易胀肚,吃得好,发病少。如饮水不足,羊的百叶(瓣胃)和鼻子就发干,羊就不爱吃草,还容易得百叶干病。但羊不能喝太冷的水,更不能饮冰水和井水,因为冬季天冷,再喝一肚子冷水会使体温骤降,容易感冒发烧。特别是孕羊受不了,容易,损失就大了,所以饮温水。

没有条件时,可饮给深井水,但要现打现饮,防止久放变冷,或把水缸放在室内,饮给室温水,温度约在10℃,就能减轻对胃肠的有害。

--------------------------------------

6、保安全 防流羔

进入冬季,天寒雪大路滑,正是母羊怀孕期,要注意保胎,放牧时要注意防惊吓、跌滑,不走陡坡,不过沟,不走险路。禁止野狗干扰,以免惊群炸群。孕羊出入圈门防止拥挤,挤压和顶架,以保证孕羊的安全,避免。放牧孕羊,不要离家太远,防止过累或产羔,以便及时处理。遇有大风雪天,可不必出牧,以保证孕羊的安全和顺利

作为一个有多年养羊经验的养羊人,感觉目标太大无从下口了。羊怎么养?按照正常思路,无非就是农户散养和规模养殖,或者就是放养、圈养、半圈养半放养这三种养殖模式,不知道你要听哪一种?接下来我就结合我半圈养半放养小尾寒羊的实际经验来跟大家说说养羊的相关事项。

首先,不管用何种模式养羊(半圈养半放养模式也一样),要做的件事就是引种。像我这种农户散养,因为养殖的数量并不多,引种时建议就近引种,这样既省钱,又能避免长途运输造成的羊应激反应。

其次,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建简单实用的羊圈舍。在修建羊圈舍方面,我们能省钱尽量省钱,力争花最少的钱修建最经济实用的羊圈舍。北方常见的塑料暖棚羊舍,南方常见的半开放式羊舍,都是很好的例子,当然如果规模实在太小,比如30只以下,也没必要花这个钱了,简简单单改造下自家的农家小院就是很好的羊圈舍。

接着,草料一定要备足。这里说的半圈养半放养模式,虽然能节约很大一部分草料,但是遇到恶劣天气仍旧需要圈养和补饲。平时也得给妊娠母羊、哺乳母羊、羔羊、瘦弱羊补饲,这样才能获取较好利润。

,老生常谈的羊病防治工作。养羊最怕的就是羊生病,普通病、寄生虫病、传染病这三大类疾病都时刻威胁着羊的健康,若能做好羊病预防工作,可以说你就是一个成功的养羊人。

总结:以上重点介绍了农户小规模半圈养半放养羊的养殖模式和注意事项,从我个人的养羊经验来看,这种养羊模式比较省钱,利润还高,养殖户可以适当借鉴。